夕阳徐徐西下,七彩晚霞满天。傍晚在漓江边的一个码头,叶丛文从竹筏上跳下,挥手告别渔家老伯,从容不迫地登上江堤,向目的地阳朔县城信步而去。
阳朔这地方虽小,却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镇,风光可与桂林媲美。近代的吴迈有诗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阳朔被确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国内外慕名前来的观光者无数,游人云集于此。曾几何时,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从桂林乘游览船顺流而下,一路饱览奇峰秀水的旖旎风光,赞叹有余。从游览船下来登岸后,他们置身于古风犹存、风景如画的阳朔西街上,放下随身的行囊,坐下喝完一杯啤酒或咖啡后,竟然滋生出一种舍不得走的念头,完全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了。
叶丛文老家在阳朔镇旧街上。虽然祖上老屋已不复存在,但四叔叶英杰一家仍然在此生活,并拥有自建的一栋小楼房和宽敞庭院。四叔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但身体很硬朗。从单位退休后,他耐不住清闲无事,在阳朔县城里经营一些小本生意。他家的日子可是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外头千般好,不如故乡亲。叶丛文一路风尘来到叔父家。叶英杰见侄子回家探亲,异常高兴。当晚,四婶做了一桌好饭菜,十分热情地招呼叶丛文。酒足饭饱后,叔侄俩品茶闲聊。叶丛文尽倾心中事,向四叔表明了此次回乡著书的志向。
“文章千古事,诗书传家宝。你决定回来静心写作,这是好事呀!”叶英杰表示赞同和支持侄儿的想法。他放下手中茶杯,接过叶丛文递过来的一支烟,斟酌地询问道:“你在我这住下来是没问题的。不过,家里也挺闹的,还是不利于你的写作。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在西街有一间卖工艺品的店门,现在是旅游淡季,生意比较清冷,那里倒是很清静。店门虽不大,但前店后房,还有个小院,吃住都很方便,我看挺合适你住的。不知合不合你的心意?”
“行、行、行,就这么定了吧。”叶丛文听后,颇为中意,连连点头,说道:“呵,我先谢过四叔了。”
西街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其路面皆为大理石铺砌而成,俗称“石板街”。如从高空俯视其街道呈现s形,两旁房屋建筑大多是两、三层高的楼阁。此街有着悠长历史又十分著名,是游客们到阳朔观光的必逛之处。这里汇聚了经营各种旅游纪念品和风味小吃的商铺,诸如工艺品店、书画店、茶馆、咖啡厅、旅馆、酒吧等等,实难尽数。而且许多店铺看上去显得小巧玲珑,内外装饰古香古色,有些也颇具中西合璧的特色。人们传说闲逛阳朔西街,最好换上一双拖鞋,这样会很容易找到神仙般自由自在的感觉。为此,一些外国人在西街开店便渐成了寻常之事。如今,西街上的男女老少不论谁都能说上几句外语,比比皆是的涉外婚姻不足为奇,故也有人把西街戏言为“地球村”。每临夜晚,西街错落别致的招牌灯光五彩流溢,闲情逸致地闪烁着,到处点缀着风情万种的异国情调。
就这样,叶丛文不声不响地在西街安居下来。他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把四叔售卖工艺品的店门改头换面,变成了一间小茶坊。平日里,这茶水生意并不太妨碍他与文字为伍,反而有利于他静心构思和创作。实际上,店里平时并无多少客人光顾。每天,他坐在柜台里面对一台电脑,时而如饥似渴地阅读和查阅资料,时而马不停蹄地码字,这样长时间地沉浸在写作思考中,往往不能自拔。渐渐地,他开始习惯了这样的单调生活,也不记得那流逝的日子都是怎么度过的,完全进入了一种让平常人难以理解的另类情境。
任何一部长篇思和创作,写作者的动力大都源于其内心的坚定信念,但有时其思维也会陷入“瓶颈”、遭遇“短路”之类的种种阻塞,让人顿时毫无灵感,心生厌烦,甚至难以续笔。每当这时,叶丛文便走出家门,在迷人的山光水色中,彻底放松那疲惫不堪的身心。某日,他沿江而行,独自攀爬碧莲峰。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沈彬就表达了对住在碧莲峰下的居民羡慕不已,其诗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碧莲峰又称芙蓉峰、鉴山,山势嵯峨挺拔,林木葱茏,从远处看去它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倒影江中。山上四季苍翠,深邃清幽。碧莲峰从西北处有条崎岖小路可直攀山顶。那山间小道又窄又弯,两旁生长的草藤植物把根部深扎于石缝裂隙中,借助风化石面上的泥土吸收水分,枝叶却都舒展于石面之上。偶尔轻风拂面吹来,会有一种腐叶的辛凉味嗅入鼻中。登上山顶处,极目远眺,周围数十里奇峰林立,云霞缭绕,江中倒映成趣,瑰丽风光尽收眼底。脚底下,是一条清澈碧绿、宛如玉带缠腰的漓江;江面上,点缀着小小竹筏,那是渔人江中撒网……
良久,叶丛文仍然沉浸于眼前所看到的景色。面对犹如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大自然杰作,在他脑海中又浮现出另外一番再现历史情景的画面,那是元代诗人萨都刺的一首《念奴娇?登石头城》,其词有曰: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