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血天空>第三百六十四章 勾心斗角
p>李错其实也想用指导员制度,但是牵涉太大太广,不得不放弃。而现在吕正心犯下了之前萧山一模一样的错误。那就是照搬照抄,完全没有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

之前武王之所以允许萧逸飞在左武卫里搞“指导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萧天有着那么一份愧疚,另外左武卫地处西边边疆,又刚遭大败,并且左武卫编制只有五万人,在武国的军队比例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叛乱,前任武王也有信心翻掌间就灭了左武卫。

而吕正心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他掌握了几乎明国一半的军队,乱改祖制,影响太大;其次,他只不过是副统帅;最后,明王是以贪图享乐闻名天下,而不是胸怀若谷。

于是李错就采用了和吕正心同样的方法,那自然就是“离间”,只是之前吕正心的留言还算得上是“空穴来风”,而他编造的留言最多只能算是“捕风捉影”。

可在生死斗争中,有没有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让他相信的人,他最后有没有相信。

之前武军相信了,所以吕正心达到了目的,武军停滞不前,两军再次形成了对峙。

而对于在永乐城出现的吕正心“意欲”自立为王的消息,明王将信将疑。

而吕正心毕竟是一个年轻人,面对如此险境,他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他没有立刻停止这项制度,并立即向明王请罪,而是选择公开上表,详细地解释了“教导员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军队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教导员制度”能够极大的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当真是鸡同鸭讲。

明王在乎的不是“教导员制度”本身,而是担心你谋反。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应该是立刻服软,并上表请罪,甚至以退为进,放弃军权。如果真这么做,明王至少觉得忠心,那样吕正心别说搞“教导员制度”,就是再加一个“辅导员制度”,“飞行员制度”都没有人来管。

可吕正心自认自己没错,当然不会认错。可他这次公开上表,却是确确实实地做错了。

据传明王才听了一半,就勃然大怒,要求吕正心立刻回永乐城述职。

可是这时李错却是开始频繁调动部队,却又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这让吕正心异常迷惑。因为他看不懂,他完全不知道李错这样胡乱调动部队有什么用。

但他相信李错绝不是低能儿,如此浪费军力来戏耍部下,唯一的解释就可能是李错正在执行一个惊天大阴谋。

在如此的情况下,他只能命令三军戒备,并不断的搜集资料,希望能够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推断出李错的真正目的。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吕正心自然不能接受回永乐城述职的命令。

他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李错频繁调动军队的最终目的。

李错就是希望吕正心能够违抗王命。

之后明王又连下了三道命令,急召吕正心回永乐城述职。但都是被吕正心以武军行为异常,恐有大规模进攻拒绝了。

“异常异常,武军又没有大举进攻,异常你妹啊!”明王大怒,甚至不顾王者风范,爆出了粗口,如果之前他只是想敲打敲打吕正心,现在他是真的考虑起吕正心谋反的可能性。

也就是在这时,李错停止了兵马调动,甚至还把兵锋后撤了三十里,做出了一副人畜无害的姿态。

虽然不知道李错在搞什么鬼,但是吕正心也终于有时间回永乐城,他相信即使李错再度进攻,他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传送阵第一时间回到前线。

可是吕正心刚刚在传送阵出现,马上就为等候多时的监察厅士兵抓了起来,甚至还没有见到明王,就直接被投入了大牢。

这可和自己预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对于监察厅安在自己脑袋上的谋反大罪,吕正心只是感到了又好气又好笑。他可以对天发誓,他从来没想过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但还是那句话,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而在于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不相信。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虽然吕正心违抗自己的命令,几次抗命不归,极大地削了明王的面子,但是到这时,明王依然没有杀人的想法。

直到为吕正心辩护和求情的报告如雪片般飞来,以及听到北方的军队几乎哗变,明王才真正下了决心。

这吕正心,不杀不行。

才这么短时间,就笼络了军心,而且还和永乐城的朝臣如此不清不楚,即使他现在还不想叛变,可真等到他叛变的那一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而那些上表的朝臣之所以会要求释放吕正心,一部分是真正出于公心,可更大的部分,却还是因为收受了武国人或者说是李错的大量贿赂,以及城破后不杀的承诺。

眼见武国势大,早已怀有二心与武国眉来眼去的明国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而北方军心不稳甚至要进永乐城为统帅求情的消息,自然就是李错派人放出的流言。

吕正心利用萧逸飞之死的疑点降低了武国军队的士气,延缓了对方的进攻;李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他这次要的是吕正心的命。

毫无疑问,吕正心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可惜他不是一个老辣的政治家。他的死完全可以说是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四章 勾心斗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