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在信中告诉他,明日,她将会到韩信军中。
韩信知道,代军跟汉军的联盟没能抵挡住项羽,两国被打得大败。
这个结果很是出乎韩信的预料,项羽此番竟能如此逆天,这让韩信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韩信拿着信,陷入了沉思,现在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候了,背叛或忠诚,这是个艰难的抉择。
突然,一旁的蒯通尖叫起来“啊!死人,死人!”
他方才一直忙着吃东西,居然都没有发现,这里刚多了两具尸体,现在看见了,就吓得尖叫起来。
蒯通退缩在角落,惊恐万状的看着地上的尸体,浑身颤抖。
韩信皱皱眉,天问剑似又有些饮血的浴望了。
天问剑指到了蒯通的眉心,蒯通却冲着韩信发出一声傻笑。
“嘻嘻,呵呵……”
韩信今天似乎格外犹豫,他看了看眼前傻不拉几的蒯通,缓缓的,收起了剑。
“其实,你现在活得比我要轻松,但愿,今天我的妇人之仁,将来不会要了我的命。”
韩信的语气很冰冷,说过之后,转身离开了帐篷,来到外面,冷声的对彪哥道“收拾一下里面。”
彪哥道“是。”
当他掀开帘子,又忍不住道“那蒯将军……”
韩信一咬牙“以后就把他分到马厩去喂马吧。”
十万大军,韩信也不在乎多养一个闲人,更何况这个傻子还能帮他养马,也不算浪费粮食。
吩咐过后,韩信一路朝自己的军帐而去,他的心里已经有决定了。
次日,正午,韩信身着战甲,肩披披风,矗立在军营外,他的身后是整齐的仪仗军,从黎明时他就带着人等候在这里,但是直到此刻,吕雉还是没有来。
派出去查探的小兵回报,汉王的军队已经在前方三十里处扎营。
韩信听过后,眉头紧蹙,安营扎寨,那就意味着他们不会来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要韩信去拜见刘邦。
去拜见刘邦?韩信在心里果断的拒绝。
古往今来,有多少良将都是死在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上,如今刘邦新败,而韩信如日中天,两个人的关系正处在最微妙的时刻,一个掌握不好就可能翻脸搏命,韩信就是有见于此,于是便决定,如果刘邦肯信任他,来他的军营,则他就以臣下之礼恭迎刘邦,继续维持和刘邦的这种上下关系,反之如果刘邦对他起了疑心,不肯来他的军营,那么,这种貌合神离的关系,也是时候该走到头了。
想到这里,韩信露出一丝狠笑,自语道“汉王,咱们就此别过了!”
他决定带兵与刘邦分道扬镳,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手握十万甲士,一定可以割据一方,成就一番霸业,刘邦最好认清这个事实,要是他不肯接受这现实,非要派兵来剿灭自己,那么,他也不惧与刘邦一战!。
但是,就当他转身准备回营时,一看到身后那些军士的表情,他又停了下来。
看见自己准备回营,但是身后的士兵不为所动,依然昂首迎立,准备迎接汉王的大驾。
韩信的心里有了一丝不安,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眼前这十万大军,有一半是来自刘邦的嫡系汉军,剩余的一半来自自己新俘获的魏军,还处在人心不稳的阶段,所以现在无论是哪一半,都还不能算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
韩信想了好一会,才极不情愿的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继续准备迎驾。
王小明说的对,韩信看似果断,实则犹豫,他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就是导致他日后结局的根本原因。
等到了午后,韩信的心里越发恼火了,他已经一连派出了好几队人过去相请刘邦大驾,可是却连刘邦的面都没见到,只是派人回复韩信“知道了。”
除了这三个字,别的一句话都没有,刘邦既不说会来,也不说不来,既不说让他过去,也不说让他不过去,
韩信怎能不火。
他在心里咒骂着“刘邦,你个泼皮老儿,你丫的是在摆谱玩我呢吧!老子不伺候了!”
这么想着,他又一脸怒气的转过了身,转身过后,看到的还是同样的景象,士兵们威严而立,静静的恭候着汉王的大驾。
韩信火冒三丈,咬紧牙关,又转过了身,回归了自己的位置。
当日落西山时,军营前方的地面,还是没有刘邦的队伍前来,吗的,在太阳下站了一天了,还没吃饭,好在是冬天,要是夏天,那命都要站没了!
韩信终于明白了,刘邦这是在等他乖乖的过去,韩信此刻更加不会去了,他已经确定,这一去一定会有去无回。
但是要他跟刘邦翻脸,他又下不了决心,毕竟,他不确定军队里究竟有多少士兵会跟着他。
韩信的拳头紧握,心里万分纠结。
突然,他的耳边响起一个不大的声音。
“韩元帅。”
韩信陡然一惊,转头一看,发现,郦食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侧。
韩信眼中目光一紧,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郦食其眼神中略带调侃的看着韩信,道“今天早上就来了。”
韩信的心猛然一震,不由失声道“今天早上?本帅怎么不知道!”
郦食其笑的更得意了“呵呵,韩元帅真是爱说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里并不是韩元帅的私营,而是我汉国的军营,我身为汉王身边的谋士,出入我汉国的军营,难道还需要向韩元帅禀报?”
韩信怒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