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锦衣为王>第四卷 锦衣都督第三百二十八章 败坏

第四卷锦衣都督第三百二十八章败坏

“圣上对你,”蒋安酸溜溜地道:“真是没得说了”

换了人,倒是不会这么酸的语气说话,蒋太监也是和张佳木太过熟捻,彼此到了熟不拘礼的地步,到这种交情,反而能如实的向对方反映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吃醋,或是嫉妒,又或是其它。

“这么说,就是六万四千银子,是吧?”

蒋安一笑,道:“问了人大约是这样,对吧?”

张佳木讪讪地道:“是大约问了一下,不过,人家也不大知道内情。”

“哪有这么多。”蒋安倒是真内行,他们太监对这个玩意太熟悉了,凡是有头有脸的,谁手里没有万儿八千的盐引,还真的不大好意思见人。

他屈着手指头给张佳木算道:“一引三百斤,或是折银六钱四分,这是太祖年间定的规矩,现在说是差不离,但实际是换不到这么多的。你想啊,”蒋安拖长声调,向着张佳木解释道:“一引盐还要有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叭,这就是六两银的本钱上去了”

“哦,哦”张佳木目瞪口呆的样子,这些东西,不是内行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

“还不止哪。”蒋安唾沫横飞的道:“这只是账目上的,私底下的玩意多了。上司过生日的费用都能入账,反而最后都能打在本钱里,加在盐里卖出去。有本事你不要吃盐啊,别的能不吃,盐你敢不吃吗?”

“是是,受教,受教了。”

“所以说啊。”蒋安一脸惬意的道:“一引难得,总比运几石粮去换一引盐的好,辛辛苦苦,何必来?十万银,少说四万,咱们一下子脱出,赚个痛快钱,甭和他们蘑菇。”

“懂了,就照你说的办。”

这一下张佳木算明白过来,其实盐引里头猫腻甚多,不过听起来,总的还算是好。其实现在维持大明边关的最得力武器,就是盐引和茶引的开中法。

茶不必去说它,好茶贵人们自己用了,小民百姓不饮这一口也不打紧,运到边境的茶就是卖给骚鞑子吃的,他们见天吃肉,想吃个小菜也是难,所以,茶就是必备品,蒙古人对茶的需求是刚性的,是必须的,就象是汉人的盐一样,蒙古人吃惯了茶以后,想不吃茶,也是难了。

现在边境战事连连,但不影响以茶换马,几十斤茶换一匹上等好马,不稀奇。现在茶马交易还算是私下的,偷偷摸摸的,等嘉靖年间蒙古人彻底服了气,受封爵,开边关互市以后,除了铁不能入关,茶马丝绸交易正常进行,大明军镇从不缺马,一则是自己有养马地,二来就是以茶换马。

养马地有限,茶马贸易和各地贡马,这才是军镇和宫廷用马的大宗。

开中法,就是用粮换盐,根据路程的远近,商人用一石或是五石粮换一引盐,整个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报中,就是盐商按官府的招商榜文所标明的,运多少粮食至某军镇;第二步是守支,就是商人运粮到达后,凭官府开给的盐引,再到盐场等着领取生产出来的盐;第三步,就是市易,盐商取得盐后,再往规定的地区贸易,出售。

整个三步走完,军镇得到了粮食,官府省了事,盐商获得了交易资格,大发其财。

彼此都好,大家都好。

但盐法的败坏,却是从皇帝和中贵们起。

就因为盐是国家专卖,而且也是百姓必须。不吃油可以,寡淡些,或是不拘哪里也能熬出点油来,不吃肉也行,死不了人。可是不吃盐人就会生病,这一点从上到下都是明白。从汉武开始,盐铁就是国家专卖,控制起来,吊起百姓的嘴来,不吃不行,吃了就是纳税,朝廷就有了收入,汉武穷兵黩武,国库如洗,盐铁专卖后,迅速扭转局面。

从那会儿起,盐就是官府专卖,利润最高,也是国家财政的一大利器。

象明朝的扬州,最为发达的时候窝本三千万,生息子息九百万,可当时大明的年收入折成白银也就是千多万两,盐之重利,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蒋安看似内行,其实是大肥羊,是盐商眼里的白痴。一引盐三百斤,窝本就是六两多银子,还得加上公使银子,加上税银,就是十几两的本,如果要以粮换盐,更是得费多大的劲才能得到盐引?

商人获利也是辛苦得来,所以盐引才是一本万利,很难得的东西。在蒋安等权阉的眼里,这玩意毕竟不是现银子,拿在手里怪费事的,咱们还能真去盐场领盐不成?

倒卖了,省事,省力。

但这么一卖,就是盐法败坏的开始。先是按窝本卖,比如十万引卖六万四千两。然后彼此竟争,你卖六万,咱家五万就卖

后来皇帝越赏越多,大家就越卖越多,象皇帝这样一出手十万引的事,也是越来越多,根本不当回事了。

全中国才十纲,一纲才二十万引,一出手就是十万引,这得是何等的败家啊。

朱元璋要是知道了,非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或是再死一回不可。

到了当今皇帝的孙子明孝宗弘治年间,开中法已经败坏,盐业也败坏,虽经杨廷和等名臣的整治,不过杨廷和等人并没有拯救开中法,相反,他们觉得反正开中法也败坏了,不如彻底废弃了事。

这是一个绝大的失误,明亡之发端,也在于此。

随着边境防线压力的扩大,明之精锐已经全部集于九边,从大同到辽东,绵延万里之长的九边防线就是明朝的生命线,没有九边,


状态提示:第四卷 锦衣都督第三百二十八章 败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