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将大炮对准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这让德国人大为恼火。该死的法国人一而,再而三的对德国挑起事端,德皇威廉一世大帝,已经到了能够容忍的极限了。但是由于整个德国的战征储备,都尚在进行之中,还远没有能够达到德国作战部所制定的作战计划所要求的一半。
不过这一次德国人就不会像上一次那任由英法俄三国共同欺负自己了,有了与大清的联姻关系,怎么也得跟三国叫一下板,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亲家“?德国没有面子,不就等于大清帝国也同样在英法俄三国面前丢了面子吗?
于是在法国将舰炮对准阿加迪尔的第二天,德国人也不甘示弱,用驻扎在阿加迪尔作为保护德国人摩利益的几艘轻型战舰跟法国人干耗了起来。这样一来,欧洲局势,又一次空前紧张。
如德皇威廉一世所料的是,这一次英国与俄国人再次跳了出来,劝阻双方不要冲动,应该以摩洛哥的动荡局势为重,不要轻意伤了“自家“的和气。他们不敢像上次一样,单方面就直接表露其倾向法国人的意向。毕竟远在东方的大清帝国,“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立马就做出了回应。
大清帝国的回应很老套,但却不得不令英俄两国感到忌惮。虽然大清帝国仅仅只是以书面的形式,在国际社会上发表声言,希望普法两国本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发生流血冲突。
仅仅这样一句话,也让英法俄三国很不自在。大清帝是没有直接向着德国人说话,可是人家的皇储跟人家的公主“两情相悦“,都双宿双飞地飞到美国去了,你这个时候,跑上台面来,不阴不阳地说上一句,不希望两国起冲突,谁知道一旦两国真的起了冲突,丫到底站哪儿边啊?
德法两国也知道现在两国在摩洛哥大打出手,对自身并没有太陆军司令卡迪那的三万大军就快要攻进摩洛哥首者菲斯了。摩洛哥其他地方的各地大军,虽然接到了政府的勤王命令,却由于不知道德法两国之间对于卡迪那政府的态度,迟迟不也出兵勤王。
这一耽搁,政府军就有些汲汲可危的架势。德法两国在阿加迪尔僵持了两日后之后,在英俄等国的“劝说“下,暂时罢手言和,共同出兵,对付叛军部队。卡迪那的三万叛军虽然装备“精良“,但仍是一群训练不足的乌合之众。
德法与其余几个在摩洛哥有利益关系的殖民帝国共同出兵,以保护摩洛哥政府为借口,派出五千余联军,向叛军发动了猛烈进攻。摩洛哥各地方势力,见列强并没有支持卡迪那的意思,便一面倒地全体出兵,在叛军背后,发动猛攻。
这样一来,卡迪那原本一面倒,胜利在望的情况,一夜之间便成了两面受敌,进敌维谷的局面。列强与政府一面对叛军发动猛攻,一面孤立叛军,切断其交通、补给线。叛军联络断绝,又是后路被断,被敌人四面和围。军心大乱之下,叛军纷纷向卡迪那尔倒戈一击。
这场卡迪那策划了一年的政府,却像是一场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场政变风波之中除了大清帝国卖给了卡迪那一大批自己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赚翻了之外,就只有德国人稍稍占了一点好处。
虽然从缴获的叛军装备上来看,联军军官们知道这些武器可能来自大清帝国。因为德国人没有有理由在摩洛哥制造****,使其原本就不稳固的利益再受到侵害。而叛军手中的武器除了大清帝国之外,就只有与大清有合作关系的德国人有。
排除了德国之后,答案就很清楚了。但是卡迪那的这场政变显然计划了很久,不然他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与效率,几乎真的将摩洛哥政府推翻了。因此,联军肯定这上结武器可能是卡迪那通过什么密秘渠道,早年向大清帝国购买。
那时候大清帝国还没有卷入欧洲的纷争之中,向摩洛哥出售武器弹药,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并没有联想到这次政变,大清帝国也是幕后黑手之一。
卡迪那被自己的部下枪杀在指挥室里之后,叛军第二宣布向政府军以及列强联军投降。摩洛哥政变以失败告终。联军整合了摩洛哥陆军之后,扶起了一位倾向欧洲势力的政府势力接替了卡迪那的职位。之后,德法两国在菲斯通过谈判暂时以法国承认德国在摩洛哥的贸易平等地位为条件,结束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历史小小的转变,却让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德国人认为这次法国人破天慌地对德国政府低头,其中大清帝国的巨大压力是最大的北键所在。因此,德国对法国更加肆无忌惮。虽然在摩洛哥争取到了同法国相等的地位,但是德国却并不满足。
为了挑起更大的事端。德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了盟国--奥匈帝国。自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被迫退出了德意志联邦,成为了一个独立于联邦之外的国家。由于自身的实力被削弱,奥地利在欧洲以及巴尔干地区的地拉日益下降。
1866年奥地利国王与凶牙利贵族举行谈判,组建了奥匈帝国。虽然形式上奥匈帝国很散乱,拥有三个政府,分别为匈牙利的皇帝、奥地利的皇帝以及一个次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但是两国的合并,令奥匈帝国瞬间实力剧增。
自普鲁士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自感再也无法与德国相抗衡的奥匈帝国开始与德国休息外交关系。最后经俾斯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