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喧传的是物物归上主的教义,在南京城就遍搜富户财产土地充公。这让扬州城的富商们担忧不已,李鸿章于此时向富商们痛陈利害,赢得了士绅们的赞赏,纷纷捐资相助。李鸿章手下大将刘铭传于扬州再次募集了两淮子弟五千余人,再次组成淮军,在扬州开始新一轮的练兵。两淮子弟多悍勇,时有生活无以为继的乡民上山落草为匪,尤以大别山区为最。天军攻克庐州,相继将临近的六安,金寨等一并划入版图,当地乡民纷纷往扬州逃难,于是淮军募兵工作进展顺利,这年头,能吃饱饭管他是干什么的呢。

七月中旬,募集了近百万两银子的李鸿章亲自踏上了赶往山西的路途。之所以亲往山西,李鸿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借道去河南参观刚刚归入肃顺名下的新三师,看看到底新军是怎么组建的。

李鸿章取经的路途是充满振惊的,与安徽接壤的河南比之纷乱的安徽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河南等地在经过了捻军之乱之后,劝减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各地都是因为减租息得到好处的农民欢天喜地的笑声,收获之季即将到来,百姓们脸上充满着收获的喜悦。李鸿章很奇怪,那些被减了租息的地主乡绅会这么大方吗。李家本身就地主阶层,家里上百顷的良田,上上下下上百口人都指望着这些地地活呢。这租子减下去了地主们吃什么?

当好奇的李鸿章向农民们问起这些来的时候,往往百姓们都脸带鄙夷的目光看着他说道:“不减能成吗?青天大人可是发下话来了,不减租子就请去衙门里喝茶。听说万岁爷的皇庄都不用交租子了,这些地主佬还能比万岁爷金贵?”人人都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吃人血的坏地主。

自小在世家大族中长大的李鸿章被一束束鄙夷的眼光看得有些来气,但是一时又不好发作,只得再去问那些被减了租子的地主们。地主们好像对减租子很欢迎一样,往往面带笑容地答道:“减了就减了呗,总比被别人造反把老本都抢去了好。再说了,减租子的可以入城办厂,还可以免税。唉,您是不知道,这工厂一开,半年的利润抵得过以往两三年的。现在办厂的人少,谁办谁准发财。老弟您啊,抓紧机会赶紧下手吧,晚了就没您什么事了。守着一亩三分地有啥盼头?”

一路走来,李鸿章不由感叹。咸丰在北京时下的劝减政策,李鸿章也有反对。这样下去李鸿章担心会把士绅阶级给逼到发贼那一边去。可谁知道发贼比皇上来得更狠,不但要充公了你的财产,连人都得抓起来,不是杀掉就是坐牵房。比起这样来,皇上的政策算是优厚的了。怪不得这些地主老财们这么合作。看着百姓欣欣向荣的日子,李鸿章相信,要是自己住在这里,也不愿跟着发贼去造反,谁吃饱了撑得去做那杀头抄家的事啊?

从毫州一路走来,李鸿章越走越心惊,惊是惊喜。皇上的德政得到最好的报答。现在哪家百姓家里不是把咸丰的画像挂在家里供着,希望这个好皇帝能长命百岁,让老百姓多享几年福?

走了十多天,李鸿章终于到达了河南的第一座大城——商丘。商丘在捻军之乱时,受到过战火的创伤,但是由于清军的顽强,捻军最终没有攻进这座历史名城,反而在永城与商丘之间饮恨。在商丘,李鸿章终于看到了新式工厂,轰鸣的机器带着动着生产机左飞速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成堆生产出来。刚刚从农民转变成工人的百姓满脸笑容地在车间劳作着。

自咸丰向德国全面开放中国口岸以来,就不断有从德国不远万里闻风赶来发财的洋人,这些有的带来的新式的技术,有的带来的新式的商品,有的则带来的新式的机器。河南一经平定,在华北寻找商机的德国商人们都纷纷跑到了这里,在北京发了财的中国商人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相对安全的土地,随之而来的是外来的商人兴办的工厂产生的巨大利益带动了当的商人把目光放开,纷纷投入到新式工厂的兴办之中。加之肃顺对咸丰的命令执行有力,政策施行得当,又被肃顺将河南等地的吏治全面整顿了一番。华北平原上可谓成了一片祥和的乐土。


状态提示:072 刘铭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