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屌丝重生咸丰帝>086 浴火玫瑰1

不知多久,曾国藩听到北门一声欢呼,三门城上的天军与清军闻之一顿时往北望去,却见无数的灰色身影正涌入城内,枪声响不绝耳。 曾国藩知道左宗棠进城了,一面督着湘军与绿营加快速度,一面策马往北跑去。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建一支像新军那样的湘军出来。同时他也想起了咸丰在北京大搞改革,德国人正在山西大造洋枪。既然英国拿款,跟他们好说歹说才跟小媳妇儿小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式地答应以高得吓人的价格卖给自己一点洋枪,可是那些家伙比新军的步枪都差了一截,更别说那种叫机枪的神枪了。英国拿款,我还不买了呢。咱去向德国买去,还是好贷色,顺道向皇上求点神枪来用用。

靖港一战,曾天养与石祯祥双双战死,天军一万余人过半被消灭,其余的人逃的逃,投降的投降。靖港大捷之后,左宗棠与曾国藩顾不得整休队伍带人向林绍章镜去。林绍章得闻曾部惨败,率部急转,再次退出湖南,逃回江西大本营,至使想两面夹他的左宗棠与曾国藩扑了一个空。经此一仗湘打出一些名头,看到新军威力的曾国藩决意大力向德国人购买新式步枪装备湘军。左宗棠把湖南新军改名楚军与曾国藩的湘军遥相呼应。

西征军曾天养部的覆灭致使石达开部受到了曾国藩湘军的威胁。11月中旬,曾国藩再度引军驻扎岳州,向石达开虎视眈眈,并征集战船准备北度长江,威胁石达开后路。于此同时,太平天国再度派出北伐将领陈玉诚率军进逼安安徽庐州,沿路再克安庆等重镇。天军在战略上虽经过南京之战并定都天京,但是依旧没很好防守策略基本上还是以游击为主,攻克一地,随后便撤离,于是经常出现战场上的拉剧形势。11月底曾国藩集结水师并陆军两万余人开赴湖北,石达开果断放弃汉口等地,只留军防守黄州与蕲州两地,其余兵力回师皖北。

太平军在安徽战场屡战屡胜,连克桐城,舒城等重镇与陈玉诚会师庐州城下。琪善派军出援与天军大战数场无果,只得再次退守扬州,庐州再次被克。稳定了安徽战线之后,石达开再次派胡以晃进军鄂北,与咸丰三年年底攻占六安,庐江,无为等地进入鄂北与秦日纲部会合再克汉阳,汉品对武昌形成合围之势。

天军与率部而来的湘军一部大战数场不敌退回武汉城内死守,胡以晃部以韦俊为将率军进逼田家镇对武昌展开攻击。

“发贼攻占田家镇不日便可进攻我武昌,诸位可有良策退敌?”署理湖北巡抚吴文容在巡抚衙门里忧色匆匆地道。自向荣兵败身死,咸丰便将骆秉章调往了相对安全的四川任巡抚。对于这个一向爱民如子的好官,咸丰舍不得让他战死在沙场之上。

“大人不必着急,发贼虽**连捷,但孤军深入,我等只需断其粮道便可迫其退撤退。”布政使胡林翼道,脸上带着不屑的神色。他与太军接战不少,知天军虽人多势众,但多为老弱以及不经训练的农民为主,可战之兵并不多,一但战场稍有不利便有是全线撤退之局。胡林翼对天军恨之入骨,当年天军攻克武昌之时大肆在武昌城内搜刮抢掠,镇压财主官属,胡林翼一家几乎被太平军杀光。接到咸丰允准各地兴办地方团练之后,胡林翼便开混沌重生君临异界23488始在湖北兴练鄂勇,为就是找太平军报仇。

“但如今发贼兵峰已至,不日便会攻城,曾涤生又被阻于武汉外围难得寸进,如之奈何?”吴文容还是担忧地道。几日前听到退出湖北的天军再次兵入鄂北之时,吴文容便开始害怕,生怕天军一个想不开就拿自己开刀。幸好天军兵力不足,又有各地牵制,没有直接来攻武昌,吴文容才得一丝喘息之机。如今天军再度来攻,叫他怎么能不怕。要不是职责所在,他早就带着家属逃之夭夭了,天军当年在武昌城内的所作所为早已家喻户晓。

“下官愿带部人马战退发贼,以解武昌之围。”胡林翼正色道。对于上司如此表现,胡林翼实在不屑。

“贶生有此胆略,本官佩服,那就准贶生所请即日带兵前往迎击发贼。”吴文容此时才神色一松地道。一番恭维的话之后,拉着胡林翼皮笑肉不笑地赞扬了一番。

胡林翼当然对于吴文容的恭维不当回事。这个怕死的上司让他看了起不了好感,一味只知道捞银子玩女人,见到发贼就胆颤心惊。与吴文容说一番口不对心的话之后,春林翼便回自己的驻地去了。

湘军抵达武汉之后,不于天军有喘息之机,当日便开始向武汉发起猛攻,天军再次不敌放弃武汉退守田家镇与半壁山,湘军起始之战便如此**连捷,大提高了湘军的气势,更经过几次大的作战之后,湘军进一步得到了实战经验,战力得到了质的提升,真正成为一支战场劲旅。

收复武汉,湘军水陆两路迸进与太平军对峙于田家镇与半壁山之间。此时胡林翼正率军前来。曾国藩与胡林翼会合,并计议围攻田家镇的太平军所部。

湘军作战勇猛,一上来便是四面合围之势,坚决要将天军歼灭之势,天军在武汉一战之中损失惨重不敢轻意与湘军硬碰。

次日夜,从田家镇内一路火把悄悄出城往东快速行进。驻于田家镇外围的胡林翼部探子迅速将这一情报报告了主帅。胡林翼大吃一惊,好不容易就发贼围困在这里,岂能让他们轻易溜走:“快去回报曾大人,就说发贼要突然了!”说完


状态提示:086 浴火玫瑰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