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讲完,按照惯例,肖逸飞站起来讲了几句,自我介绍了一下,没有回应对中国市场开发的问题,他现在想的是将自己的葡萄酒先弄好,抢占美国市场,再说其他的。况且他本来就在国内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哪里认识什么高人,就算是想帮也没办法。
接下里会议按照既定流程进行。
第一项就是明年在京都、魔都、羊城举行的纳帕酒推介会。这个推介会,实际上是为那些庞然大物和大个子们准备的,他们更加担心美国国内的销售状况。
尽管美国国内葡萄酒销量年年增加,可这些大规模的厂商的产量也在增加,并且还有许多外国酒商排队等着进入美国市场。而外来酒冲击下,巨无霸们受到的冲击最大。
像肖逸飞的酒庄,年产才几十万瓶,阿罗珠的更少,旁边这些小酒庄那个量就不提了。有些甚至只在酒庄销售就卖完了,根本对开始外国市场不感兴趣。
按照惯例,这些推介会其实也是高端的品酒会,除了酿酒商协会的人员,还要有两到三个酒庄庄主代表随行。
大卫说了一些话之后,又点到了肖逸飞:“肖,你有什么意见?”
这意思太明显了,他肯定希望打肖逸飞这个中国面孔的牌。可肖逸飞结合自身的情况,最近一到两年目标就是实验出经过美味优化,而又不会残留强壮优化的葡萄酒。蒙特雷纳酒庄现在不是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机。而且反正酒庄的葡萄酒90也是在美国消化,现阶段根本没有剩余产能进入国内市场。
贸然介入这个事情,只能给其他大产能的庞然大物们铺路,一不小心,先行者就变成了先烈,这样的事情他可不干。而且他结合巴黎那批宝藏以及纳粹的宝藏的情况,已经给自己做了一个基本的规划,明年去国内根本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抱歉,我在国内的时候就是个普通人,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帮助。”
旁边一个人插话了。“肖,你能到场就是最大的帮助。”
巴特凑到肖逸飞耳朵边上说了一句:“贝灵哲的。”
肖逸飞马上知道了,但他还是拒绝道:
“我很抱歉,这个我真的没法帮大家。我对自己酒庄的事情都没搞清楚,现在还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明年我打算老老实实呆在酒庄,学习做一个真正的酒庄主。”
旁边刚刚认识的一个小酒庄主马上帮腔:
“对嘛,别当个理事连酒都不会酿。做葡萄酒,就是要静下心来做。”
这话打击范围有些大,那些庞然大物和大个子的ceo们基本都不能幸免。虽然话有些难听,但肖逸飞知道这位是在帮他,他马上点头表示感谢:
“谢谢,你的建议很正确。”
去中国宣传的问题肖逸飞摆明了不合作,那些人也只能干瞪眼。最后随便找了两个人凑数。
接着大家又评判了今年的年份,这里又能看出有分歧了。
一些酒庄主张是个好年份,因为这样他们的酒才能卖出价钱,一些认为年份不好,另外一些就是肖逸飞这种,无所谓。
最后大家觉得先暂定年份普通,等明年的新酒慈善拍卖的时候再说。
几个议题过后,就到了卡利斯托加的分产区设立了。
这个议题对肖逸飞和巴特他们影响最大,一个新产区被承认,意味着那个地方的酒有了自己的特色,对于销量有好处。
这个议题博从2003年橡木海丘分产区成立后就开始努力了,已经变成年年都有的议题。今年是巴特和博在年初提出的,因此巴特主发言,首先讲了卡利斯托加的特殊性,接着讲了已经和反对意见最大的“卡利斯托加酒窖”(caliaee)取得和解,给了他们三年缓冲期,他们已经答应更换酒标。
随后协会的评估人员讲述了卡利斯托加的葡萄产量和产值,经过评估后,成立新产区后能为纳帕创造多少多少新的利润,之类的一通白乎。
本来这个议题问题不大,但巴特和肖逸飞他们担心因为听说自己要反对降低浓度的事情,那些大酒商们给他们店颜色看看。
接下来就说各位理事说说自己的意见,中小酒厂这边肯定都是支持的,因为和他们有交换。另外,庞然大物中的帝亚吉欧也支持成立卡利斯托加分产区,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因为他们的斯特林酒庄(vineyads)就在卡利斯托加,而且面积还不小,在新分产区范围内就有1000多英亩,并且酒庄和酒厂就在新的卡利斯托加分产区范围内。
不过最出人意料的大个子酒厂中居然还有两个人支持建立卡利斯托加分产区。
就在肖逸飞疑惑不解的时候,巴特凑到他耳边解释道:
“他们是纳帕县边上的,他们也想从成立一个分产区。”
哦,了解了,今天他们支持我们建立新产区,那将来他们提议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意他们。
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再加上大个子们没有阻挠,这个提议顺利通过,可以提交县监事会审批。
接下来就是最焦点议题了,就是那个将85葡萄必须来自纳帕谷才能在酒标上使用纳帕谷标志的标准降低到70的提案。
大卫刚刚宣布开始讨论,会议马上就变成了辩论会。
贝灵哲酒庄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充当一辩:
“如果将标准降低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