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荣却直接摆了摆手:“县里的财政状况你清楚,一比一的配套比例不可能,最多配套三成,剩下的部分你们开发区自己想办法解决。”
按照陈红的方案为交通厅建疗养院,基本没有什么后遗症,并且还不需要交通厅另外追加补助资金。有了这个前提,交通厅在配套资金问题上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原本卢向东就没有指望县里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套,能够解决三成就是两百一十万,他已经喜出望外了,哪里还会再有意见。
当然,在董正荣面前,卢向东还是表现出非常为难的样子,说道:“董书记,开发区现在是一穷二白,哪里拿得出钱来。”
“这是你的事,我不管。”董正荣挥了挥手,“有件事我可以在这里透露一下。县里马上要出台一项政策,凡是财政供养人员,每个月要扣发百分之八点三三的工资,交由县财政统筹。连人员工资都有困难了,你说,哪里还有钱给你配套?”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俗称吃财政饭的。在朝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当下企业不太景气,只要能吃上财政饭,那就算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了。没想到,即使这样一份工作,照样连工资都要拿不全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财政供养单位都真的由县财政发工资,像环保局这样新设立的部门,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自收自支的状态。这样的单位工资扣下来上缴财政,也从另一个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当然,这一部分收入相当有限,对于整个县财政来说是杯水车薪。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能收入一点是一点,从这方面来说,县里的财政状况确实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
有一点卢向东倒不太理解:“为什么是百分之八点三三,而不是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五?”
只要卢向东不太纠缠于配套资金,董正荣的态度就很温和,笑着解释道:“十二分之一不就是百分之八点三三吗?”
卢向东这才明白,原来他们今后每年要少拿一个月的工资。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他又不靠工资过日子,但对许多普通职工来说,生活质量只怕要严重下降了。不过,这是县里制定的政策,卢向东无权改变,只能贯彻执行。好在他今天事先得到了消息,回去之后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为职工增加一点福利,稳定人心。
就在卢向东考虑扣除百分之八点三三可能对管委会带来的影响时,董正荣已经继续问道:“你要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我担心补助资金会被中途截留。”这才是卢向东今天来找董正荣的重点。
上级下拨的补助资金被中途截留的事屡见不鲜,董正荣也不由皱起了眉头:“县里这一块你不用担心,市里面我尽量打招呼吧。当然,你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多往市财政局跑一跑,不能坐在家里等、靠、要。”
市里面如果截留,自有交通厅去和他们打招呼。县官不如现管,卢向东最担心的还是县财政局动这笔资金的主意。现在得到了董正荣的肯定答复,卢向东也就放下心来,主动汇报道:“董书记,还有一件事。省交通厅打算在开发区建一座疗养院,希望县里能够免费提供土地。”
“这是小事,你自己处理就行了。”七百万资金都已经到手了,董正荣哪里还会在乎一点土地。而且交通厅能够把疗养院建在朝阳,将来县里跟交通厅的交道就会更多,今后也就可以借此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在这一点上,董正荣要比卢向东看得更远。当然,他是全县的角度出发,而卢向东更要考虑现实的风险。
不过,卢向东还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的权力实在太大。一块土地划给谁,以什么价格结算,全由他一个人作主,根本无人监管。虽然土地现在并不值钱,但这种失去监管的权力才最可怕,他必须自我控制,小心谨慎才行。
…
回到管委会,卢向东立刻把几位副主任召集起来,研究解决配套资金的问题。既然县里面答应解决三成,剩下的要求开发区自己想办法,他总得做做样子。
谷玉成皱眉道:“卢主任,管委会账户上还剩四十多万,要保证五六两个月的正常开支,顶多只能拿出十万元用于道路配套,离县里的要求差得太多。”
卢向东未置可否,却看了一眼赵志用,问道:“赵主任,去年的提留统筹收上来多少?”
开发区目前的状况跟一家乡镇差不多,主要的财政来源还是提留统筹,而赵志用分管农业,这是他份内之事。听到卢向东的问话,赵志用不禁挠头:“一半还不到。”
卢向东点了点头,道:“我也在村里工作过,知道征收提留统筹款的难度。尤其像孙家村和南边的童家村,几乎一半的土地都被管委会征收了,这笔款子更难。不过,这是国家的规定,再难也要想办法把这笔款子收上来。你回头召集各村支书和主任开个会,布置一下这项任务。当然,实在有困难的,我这里也有个折衷的办法。”
顿了顿,卢向东继续说道:“开发区不是要修路吗?那就让老百姓以工代费。再加上积累工、义务工,全部投到公路上,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把开发区的所有道路都整修一新。”
人总有私心,卢向东也不例外。村民们差的就是现钱,最不差的就是力气。让他们以工代费,绝大多数人都愿意。而各村的村民都到了工地上,因为修路而带来的纠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