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太阳没有一丝温度,吹来的微风也是带着丝丝凉意,路两边的不知名小草上挂着露水看上去十分沉重,风儿吹过只能轻轻的摇摇摆。
驴车在路上缓缓的行走着,杨善一路打量着这个地方。已经路过不少村子了,大多都是和杨家庄差不多的规模,有的村子甚至只有几户人家。和21世纪密集型人口比起来这里的人简直少的可怜。
杨善姐弟俩念书的地方是离杨家庄最近的邱庄,几里路的距离,也是十几户人家,里面住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除了嫁过来的媳妇很少有外姓。
邱庄过来又是陆村,陆村相较杨家庄来说比较大,约有三十几户人家,村里沾亲带故的有之,毫无关系的亦有之。
陆村过后是双庙,约是有什么典故的,可惜大清早的大家都忌讳着,不愿意说,杨善再问就被黄氏骂了句,杨善也就不敢问了。黄氏就是双庙的人,黄氏的双亲和七位已经成家的哥哥们就住在这里,这里离镇子最近,所以也是个大村子。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村子。
一行人到了镇上的时候相对来说已经较晚了,只是因为路过双庙的时候有不少人看见杨庆年和黄氏都上来打招呼,因为这么就耽搁了。
进了镇子,主干道两边已经摆满了物品。这边放了一筐鸡蛋、那边是手工制作的竹制品,玲琅满目、应接不暇。虽然这时候还早,但是街上已经有不少前来凑热闹的人们了。
驴车停下后,杨庆年和黄氏挑着两筐李子去找空着的地方,而王玉清父母因为有要买的东西也走了。剩下杨善姐弟和王玉清姐弟五人现在是自由时间,孩子们脸上都不由露出笑容来。
“现在还早,让你们两个小子跟着我们去买东西你们可能也不高兴。这样吧,答应我几个条件就让你们两个男孩子单独出去玩。”杨善见杨馔和王留财两人心思已经跑远了,干脆顺水推舟的准备放他们出去玩。
“什么条件?”杨馔问。
“第一:巳时在东边的书坊门口等我们。第二:不准捣乱,不准闯祸。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准和陌生人走。”杨善生怕他们记不住,吓唬他们说:“听说现在有很多老侉子喜欢捉小孩去吃,你们不想被人一刀劈两半,扔锅里煮熟嚼吧嚼吧吃了吧?”老侉子是这地方的方言,杨善也不知道具体的意思,不过村里的人都喜欢用这个词来代指某一类人,专门吓唬小孩子的。
果然杨善的话一出口,杨馔和王留财都吓得一哆嗦,连王玉清也被吓着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杨善心里暗自好笑,但还是装作一本正经的模样问。好半天没见两个小孩回答,杨善又说:“你们要是不敢自己去玩还是跟着我们吧。”
像杨馔这样的人哪里会承认自己害怕?冷哼一声转身就走。王留财到没有多余的自尊心,面上害怕的神色一目了然。
杨善噗嗤一声笑出来,立马恢复成正经模样,喊了声:“杨馔,你回来。”
杨馔装作没听到。
杨善上前两步追上他说:“你早饭还没吃呢,没有钱你拿什么买啊?”说着给他塞了一个荷包,这是昨晚杨善准备好的,里面有几个铜钱。
“买吃的东西别忘了给王家弟弟也买一份,男子汉大气一点。”说完还是不放心的说了一句:“记得早点去书坊等我们。”
杨馔嫌她啰嗦,干脆拉着王留财一溜烟跑了。
王玉清见两个男孩跑远笑着说:“要不然还是把他们叫回来吧,要是真的走丢了怎么办?”
杨善哭笑不得,看来刚才说的话还真的吓到她了。于是安慰道:“没事,男孩子要学会自立。”
王玉清点头,说:“看你年纪小小的,管的事还挺多。”
杨善被噎住,颇有些哀怨的看向王玉清说:“我就这么一个弟弟,别人想让我管我还不干呢。”
说着两人一起向镇上卖布料的小店走去,因为两人还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根本走不快。小家伙叫王守财,不得不说王家除了闺女的名字稍微好听些,其他两个简直没法看。王玉清抱着小家伙也是守财、守财的喊着,实在让杨善没法将那名字和小人儿联系到一起。最后自己给他取了个名字喊他:阿守。
这么一喊好听多了。王玉清也觉得不错,跟着杨善喊阿守。
阿守词汇量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说话奶声奶气的,杨善十句只能听懂四句。小家伙也乖巧的很,没有哭着闹着找爹娘,可能因为王玉清带他比较多吧。
两人来到卖布料的店,里面的掌柜是个热情的人,看见两个小姑娘进来迎上来说:“两位是要买料子还是裁衣服啊?”
王玉清声音清脆,回答:“裁衣服。”
掌柜哎一声应下来,又说:“姑娘要什么样的料子?”
王玉清这会到有些不好意思了,杨善笑笑说:“要喜庆一些的料子,红色的有没有?”
掌柜是个机灵的,立马回答:“有,小老儿先拿几匹料子,姑娘们自己选一选?”
杨善看了看王玉清,王玉清娇滴滴的点头。
掌柜的去了柜台后面,后面的架子上有不少布料,杨善却是看中了一匹正红色的料子。结婚嘛!大红色的才好看,所以走到那款布料前面对掌柜的说:“掌柜的,我们能看看这个料子吗?”
掌柜的看了一眼杨善指的料子,先是一愣,而后笑着说:“可以的。”说着从底下将这匹料子抽出来。
王玉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