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走进唐朝>第912章 又见罗隐(二)

图书馆离王府只有四五条街,占地有几十亩,不过现在只有最面前的御览馆建成,藏书馆、档案馆和研究馆都还没有建成,建成后,这里将可以收藏各种经史典籍、考古文献百万件以上,可以完全超过唐朝廷弘文馆、崇贤馆、司经局、史馆、翰林学士院、集贤院等藏书的规模。

在唐代以前,除了官方藏书外,就是一些世家豪门喜欢收藏书籍,但是一般对不对外传阅,能进入私人的藏,绝对是一种优待和礼遇。

不过在辽东半岛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李烨在辽东半岛准备修建了十几座这样的图书馆,都是完全对外免费开放使用的,任何辽东半岛百姓都可以在图书馆进行阅读,以后还可以借回家阅读。

图书馆现在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藏书量的问题,要知道古代书籍可不是印刷出来,大部分都是专门人进行誊抄出来的,一本书往往不会超过上千本,有时还是孤本,这让图书馆的藏书如何能大量的增加。

辽东半岛和新城的印刷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了,只要有书稿,用不了三四天的时间,一本精美的线装活字印刷书就可以满天飞,可问题是好书一本难求,敝屣自珍这已经是文人的恶习了。

唐朝廷虽然不喜欢罗隐,但是罗隐名声却远播大江南北,不管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是诚心结交,罗隐到什么地方都会引起轰动,不管是不是想重要罗隐,至少场面上的礼节不缺。

当李烨和程菁菁走进图书馆时,正看见罗隐拿着一本书坐在长条书桌前细细的品读,样子十分专注,旁边还有一叠白纸好像在誊抄着书上的内容:“罗先生,如果喜欢这里的书,本王可以送你一些”。为了增加图书馆的藏书,李烨派出大批的学生赶赴平卢藩镇各地,到私人藏中誊抄孤本,现在也收集了不少失传的书籍。

李烨和罗隐在长安一别已经快四年了,没有想到沧海桑田,今天竟然在大连城相见。

罗隐并非不知道李烨的事情,如果说在长安的时候,李烨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卒,从沂州一战之后,李烨的名声已经在大唐家喻户晓了,李烨的事情自然也被一些有心人传播开来。不过李烨的势力实在太弱了,在唐末如果不是强藩的话,根本没有人会投靠,这也是李烨恰恰因为奉行低调策略产生的负面效应。

让李烨没有想到的是,李烨一个无意间的想法,让天下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自己的身上,也许是李烨根本不了解这个时代文人追求的是什么。

罗隐没有想到李烨会来图书管,连忙站起身来道:“原来是郡王殿下……”,其实罗隐心里也很纠结,按理说自己到了大连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拜访李烨,可是罗隐的孤傲让自己实在不愿意多接触李烨,自己这次来辽东半岛,一是为编撰诗词全集,二是为自己的《馋书》,这两件事有了着落,罗隐准备去魏博找节度使罗绍威。

程菁菁在一旁赶紧把好消息告诉罗隐:“罗先生,夫君已经同意发行你的《馋书》了,而且还要作为官吏的必备读书,夫君和奴现在来请罗先生到府中赴宴”。

大唐并不是没有人愿意发行《馋书》,但是这样必然给别人招来无妄之灾,然而辽东半岛要是愿意发行《馋书》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罗隐才会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辽东半岛。

“多谢郡王殿下、多谢程王妃,刚才已经有友人相约一聚,恐怕……”

李烨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约了罗隐,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罗隐没有投靠自己的意思,“既然如此,本王当然不好强人所难,不过罗先生既然到了辽东半岛,不妨在辽东半岛多住一段时间,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跟程王妃说一声,如果罗先生方便的话,本王在府中翘首以待”。

既然大家都是聪明人,就没有把话说绝,罗隐也许现在没有考虑好,李烨知道罗隐这是在推脱当然不会勉强罗隐,自己也把话放出去了,罗隐什么时候投靠自己,自己都虚席以待,这就是自己的诚意。

看见李烨和程菁菁挽手走出图书馆,罗隐无奈的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坐到书桌前继续读书。

这时一旁走过来一个四十多岁的青袍男子,毫无顾忌的做到罗隐的身边,用手肘捅了罗隐一下:“昭谏兄(罗隐的字),你这是何苦呢,虽说安远郡王是一个番邦王爷,但是你也看见了这里那一点想番邦,要是安远郡王邀请在下,某一定会考虑留下来的”。

罗隐没有好气的看了身边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唐末著名的诗人皮日休,不过现在比起罗隐的名气来说,不知道要小多少倍。皮日休现任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这次刚从长安返回,因黄巢军在淮南道一带作乱,道路堵塞只好转到登州,准备从登州坐船返回苏州,没有想到听到大连城准备收集天下诗词的消息,便决定渡海到大连城看看,结果遇上了罗隐。

罗隐见皮日休揭穿了自己的心事,脸上有些挂不住:“袭美(皮日休的字),话不能这么说,番邦就是番邦,就算这里都是汉人,也改变不了这里是番邦的事实,让某做一个番邦的臣子,除非大唐不存在了”。

皮日休苦笑着周围书架上一排排的藏书,听程菁菁说过,这个图书管可是收藏一百万册图书、典籍,不过现在拥有的十几万册图书、典籍已经让人震惊了。罗隐刚到大连城,不过皮日休已经在大连城住了


状态提示:第912章 又见罗隐(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