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铁汉子>383 【准备跨过鸭绿江】

傍晚,汤岗子的办公室里,杨格借着电灯的光线在墙上的一幅远东地图上比比划划,时不时的用铅笔留下一个标记,背后是新任秘书谭嗣同在逐一报告今日收到文电要旨杀手房东俏房客。

“京师监国亲王、内阁大臣来电,英国公使窦纳乐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我国履行对英承诺,从瑷珲、抚远、珲春三个方向出兵攻击俄国远东军侧背,阻滞俄军继续南下江原道,威胁日军第三师团即将登陆之元山港。”

“驻英公使罗大臣来电,英国首相紧急召见日本驻英公使加藤高明,所议何事尚待探听,另,英国阿姆斯特朗军械厂已经制成40倍径12英寸舰炮。我秦皇号建造速度符合预期,监造官杨再天认真得力,堪慰。”

“驻俄国公使杨大臣来电,俄国御前大臣维特公爵和军队总司令尼古拉大公联名电令中亚军区撤出帕米尔乌孜别里以南、以东之争议地区。”

“驻日公使裕庚电,日本国政府拒绝我国出兵朝鲜,调停日俄军事冲突,隔离两军之建议,并请问后着处置办法网游之天下无双。”

...

“壮飞先生,还有吗?”杨格手中的铅笔从地图上的鸭绿江一下子划拉到大同江边的平壤城,问话的同时也未回头,反倒是似乎在欣赏自己的“画作”一般,歪着头打量地图。

“没有了。”

“回电内阁、总理衙门、驻英、驻日公使大臣,日本不对俄国宣战,我军就不会有任何动作。日本若对俄宣战,我军将遵循对英国的承诺,出兵朝鲜,协助日军击退俄军。回电驻俄公使大臣。西北边境勘定谈判即将召开,第四军稳守乌孜别里,无虑;请杨大臣转告俄国政府,如日俄起衅,我军将严守中立并确保东清铁路继续修筑无误。另电新任驻德公使大臣吕镜寰,请派员与杨骐源接洽,疏通德军参谋总部,谋求德国开放克虏伯新式火炮之保密技术。为鞍山炮厂共享。并提议试制40倍径12英寸舰炮。电告江西大余钨矿总办陈国华并江西按察使杨大人,遴选得力干员接任总办,陈总办立即返回鞍山就任铁冶材料研究课题主办。电请陆军部尚书、议政大臣刘中堂并李侍郎指示,东北用兵在即,第五军编练可否以分批抽调至辽东之法进行?另外。请机要处邝孙谋中校来我这里。”

谭嗣同记录完毕,交给杨格过目签字之后离开。

杨格凝视地图,自言自语道:“哼,小日本儿想嫁祸于人,又想拒老子于鸭绿江以西?做他娘的春秋大梦!”

日军大岛支队从清津大踏步后撤到江原道首府元山,却要中国新式陆军从瑷珲、抚远、珲春出击俄军。哪有这样的道理?恐怕中俄两军一旦打起来,日本人就会趁机集中兵力把俄**队撵到图们江对岸去,独自霸占朝鲜利益,抱着膀子看中俄交恶。从英国人的照会来看,英国政府认为拉住日本远比拉住中国重要,那日与窦纳乐的谈话并未对伦敦白厅起到多大的作用。既然如此,老子就不妨作出向俄国靠拢的某种姿态来。吓吓英国佬也好。

至于德国人会不会交出全部技术秘密,杨格在电告吕镜寰和杨骐源的同时并不抱持太大希望。克虏伯虽然受德皇政府影响较大。可归根到底,它目前还是私营公司,不太可能把家底子都掏出来给中国人。在英国人及时正视海军舰炮问题,制造出40倍径舰炮之时,自己就必须想办法在中兴——克虏伯的现有条件下,利用刚刚并网发电的火电厂提供之便利,集中仅有的人才攻克镍钨合金技术难关,试制40倍径舰炮。

从35倍径到40倍径,对炮管用合金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炮管长度要从10675,今后还要随着技术进步采用45倍径、50倍径的设计,长度会进一步增加到15250,炮钢的质量至关重要。

“报告!”邝孙谋来得很快。

“密电海陆全军,从即日起启用丙字保密电码。”

“是!“邝孙谋面色一肃,铿锵应答过后又带着几分渴望之情,轻声问:“参总,要打仗了?”

“嗯,朝鲜的局势发展并未完全按照我们设定的步调来走,对英外交的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我考虑因应朝鲜王国政府的请求出兵朝鲜,如日军阻拦,则联合俄军攻击之!去吧,你的密电一发,估计各军、师主官们会不约而同赶到司令部来,顺便的,你负责做好接待准备。”

“是!”邝孙谋再次立正应是,快步离去。

杨格聚精会神,继续作图。

日军第三师团,呵呵,老对手了!前任师团长桂太郎中将已经高升东京防卫总督,现任师团长是长谷川好道,原12旅团长。根据驻日公使馆和军情处“户田小组”送回来的报告,日本陆军扩张案于去年在国会通过之后,立即紧锣密鼓的加以实施,从第三师团抽调了部分骨干到第七师团以及负责组建第九师团。此次清津—茂山枪击事件来得仓促,第三师团要从平时编制扩大到战时编制恐怕不会这么迅速,估计此时的日军第三师团战力不比在海城对战时强多少,最大可能是还要弱上几分校园全能高手。

第三师团在元山登陆阻止俄军南下,第六师团在釜山登陆建立补给线并为后援,日军妄图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在海军的配合下挡住俄军?嗯,有可能,俄军的战力更差劲,战术意识比挨过狠揍后总结过经验的日军差了不少。不过,日本人恐怕没有想到中**队会强势返回朝鲜吧?

鸭绿江边到


状态提示:383 【准备跨过鸭绿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