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骠骑大将军>第782章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直白的诗歌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在平定鲸布叛乱之后,路过沛县与老家的父老乡亲喝酒的时候,临时创作出来的诗歌。虽然粗陋无比,但是意境却雄浑无比,流传两千多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没有刘邦在唱的时候没说它叫什么名字,后人便起了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大风歌。

刘邦不过一个亭长,既不是王侯之后,也不是世家大族,肚子里的墨水也就只够看个奏章写个名字。很难想想一个让一个村长都算不上的官去管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能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大汉朝却在刘邦的手上一点点建立,然后走向辉煌,最终将汉这个字烙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上。

大军通过朝阳门的时候不知道谁吼了一句,一传十十传百,数万人全都开始唱大风歌,那气势可谓是惊天动地,撼山跺地。全身铠甲,一手持剑一手持盾,每唱一句剑刃狠狠的敲击在盾牌上发出震人心魄的声音,这就是大汉的军卒,威武而雄壮,不畏死骁勇善战。

在苏任回到长安十天之后,韩安国的大队人马这才返回。不是韩安国走的慢,而是苏任跑的快。二十万大军从马邑回到长安,每天走不到三十里,因为是大胜战利品和俘虏彻底拖慢了大军的步伐,就算他们想快也没办法。

刘彻一身冠冕站在城楼上,眯着眼睛看自己的大军进城。当开路的五千骑兵通过之后,韩安国的中军抵达城下。窦婴代替皇帝在城门口迎接,繁琐的礼仪让苏任觉得有些无聊,所以他就寻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坐在地上休息。本来按照刘彻的意思,苏任既然是一路主将,这时候应该在下面的马队中才是,但是苏任拒绝了。有人觉得苏任傻,自然也有人明白苏任这么干其实最聪明。

站在城门口接受皇帝检阅的确风光,自然也就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等以后再想干点什么事情就不得不考虑后果。作为大功臣不得私有兵器,亲卫数量不得超过一百,为了避免皇帝猜忌,还不能随随便便出入丞相之类的高官府邸,因为大家的眼睛全都盯着你。现在苏任不去,自然很多人就把他忽略了。

灌夫凑到苏任身边,一脸的歉意:“小子,这一次是老夫对不住你,欠你一个人情,你没有在陛下面前告老夫的黑状,情老夫领了,明日就将城外三百亩好地送到你府上。”

苏任一笑:“老将军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看的是情谊,当时的情况就是那样,并非老将军不尽力,这一点小子还是明白的。”

灌夫眼睛一转:“你到底看上老夫什么了?说出来,只要老夫有!”

“嘿嘿,听说颍川发现了一座黑石矿,小子准备做这个生意,当然老将军不能白合作,咱们对半分如何?”

“哈哈哈……”灌夫刚笑了两声,立刻引来了御史的眼光,慌忙闭嘴,指着苏任道:“就知道你小子看不上那三百亩地,也罢!此事就以你,黑石不仅颍川有,河北一带更多要不要老夫给晋阳太守和中山王去个信,别这么看着我,老夫不占一分一毫,权当赔偿你了。”

“那就有劳老将军!”

两个人谈完生意,开始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屁话,城下的仪式还在继续,献俘才是这次凯旋的重头戏。俘虏很多,人头也很多。当一车车已经发臭的人头从朝阳门运进长安城的时候,就算是感冒鼻塞的人也有些受不了了。好在终于送完了,这些都是军功,需要军曹司马一个个核对之后全部处理。

接下来就是俘虏。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有几个熟悉的面孔。韩王、琅邪王、当归王苏任全都见过,和当初在狼居胥时的飞扬跋扈相比,现在这些王一个个比鹌鹑还乖巧。特别是琅邪王已经傻了,走在人群中昂起头看着城楼,一笑嘴角的口水都拦不住。

俘虏真不少,除了崔久明弄走的那些之外,留下的最起码也是百夫长,按照匈奴人的兵制,十几万人从百夫长开始一层层上去还有千夫长、当户、裨将、小将、相、都尉,再到王,以苏任的眼光看没有三千也有两千五,排了四个纵队绵延一里多长,一个个走的有气无力,真正如斗败的公鸡一样。

等到中午十分,韩安国率领此次出战的主要将领跪在城楼下:“臣等奉命出战,特向陛下交旨!”

刘吉庆操着操着公鸡嗓子大声问道:“陛下旨意,尔等胜否?”

“大胜!”

“阵斩多少?俘获多少?”

“阵斩两万八千,俘获七万余,牛羊兵甲无数!”

“诸位将军辛苦,陛下旨意,大军卸甲!”

这一通屁话就是给百姓听的,让百姓感受一下大军的威猛。军报上的数字可比韩安国嘴里说的详细,除了杀的和俘虏的,自己人也多有损失。冷兵器战争就是这个样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绝对不夸张。说白了,古代的打仗就是打群架,只不过人数众多有些章法而已。

大汉建国以来,对于匈奴从来都是低头认输,不惜将公主送去和亲,以保护自己不受匈奴骚扰。北方的匈奴就好像压在汉人头上的一座山,时时刻刻都想把山搬到,只可惜没有愚公的运气,上天没派黄巾力士帮忙。这一次的大胜让所有的汉人扬眉吐气,司马相如掌管的大汉报明日会有专版介绍马邑之战,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会知道。

今日的建章宫灯火通明,皇帝设宴为


状态提示:第782章 大风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