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霸王孙策>32、 事了拂衣抽身去

晴天,威风,和煦。

下邳国司吾县南部的山坡上,正在发生着一件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事情,天下间最有影响力的几大诸侯之中,有三位在此会盟。

此次会盟,史称“司吾会盟。”

而会盟中的三位主人公,正是吕布、袁术和孙策。

三人在山坡上,各自相聚约20米左右。

吕布一身甲胄,手持方天画戟,骑在赤兔马上,独自一人而来。他有这样的把握,也有这样的底气,天下间的武将,能被他吕布看在眼中的还真是没有几个。嗯,唯一值得一提的似乎就只有刘大耳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个是红脸鬼,一个是黑脸贼。

袁术同样一身甲胄,右手紧紧的握着腰间的剑柄。周围则护卫着好几员将领,以大将纪灵为首,还有李丰、乐就、粱纲三位。袁术可没有吕布那般有底气,他世家公子哥出身,武艺自然是会的,可是距离精熟还差得远,更别提上阵拼杀了。

孙策与那两人一样,也是一身甲胄,毕竟安全工作最重要。一身银色的精良铠甲,手持九曲霸王枪,看上去颇为英武不凡。相比于吕布和袁术,孙策要年轻了不少。毕竟这两位可是当年和孙坚同时代的人物。

这一次会盟,孙策可不敢托大,自然也不会独身前来,与他同来的正是虎贲校尉太史慈。

吕布、袁术和孙策三人的交谈,内容究竟怎样,无人知晓。

有机会参与这场会盟的纪灵、李丰、乐就、粱纲和太史慈也在事后对此次会盟讳莫如深,不曾透漏分毫消息。

不过,会盟的结果,自然不会保密。

说起来,这次会盟对于三家都是比较有利。三家诸侯的基本目标都得以达成。

结果如下:

第一,吕布、袁术和孙策三家诸侯结为同盟,共抗曹操。

第二,孙策向吕布与袁术各提供五万石粮食,作为孙策不直接与曹操开战的代价。此后开战,循例而行。

第三,当曹操攻击袁术和吕布中任意一方时,另一方必须派出军队加以援助。军队人数不得少于三万人。

第四,三方诸侯在对待除曹操以外的其他诸侯的态度上,不需要遵循一致原则。

会盟的过程也许不是很愉快,但结果是令人愉快的。

好在江东暂时并不缺粮食,一共十万石粮食的代价是孙策可以承受的。

中原地区虽然说一向富庶,可是混战多年,袁术和吕布缺粮是可以肯定的。孙策提供的十万石粮食,也算是很大的诚意。

三家诸侯的领地划界过程,当然不会愉快。

好在孙策此次打下来的地盘没有什么变动,淮河以南的广陵郡,包括淮河以南属于下邳国的淮阴县,正式成为了孙策的领土。

而孙策原本占有的江东领土,包括毗陵郡、吴郡、会稽郡、临海郡、秣陵郡、宛陵郡和鄱阳郡在内,都得到了吕布和袁术的承认。

当然,孙策对于袁术和吕布的领地也予以了承认。

这种承认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

袁术和吕布在领土问题上都进行了妥协。

袁术放弃了下邳国北部诸县,也就是说北部的良成、下邳、司吾三县依旧由吕布占领。吕布放弃了包括广陵郡和大半个下邳国在内的广大领土。

要说吕布不愤怒是不可能的。

不过形势比人强,吕布实在是没有能力对付三个敌人,也只能和袁术、孙策妥协。

在吕布看来,曹操才是他最大的威胁,袁术和孙策不过是疥藓之疾。

只要能够将曹军挡在徐州境外,吕布有把握再夺回下邳和广陵。

而袁术对于这个领土解决方案,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要的是整个下邳国,而不是半个。不过,淮北战事紧急,吕布又死不松口,也只能如此。

下邳国少了三个县,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这三个县就是吕布埋下的钉子,只要一反应过来,孙策料定吕布和袁术之间必然会爆发大战。

不管怎样,孙策对于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会盟之后,孙策开始安排广陵郡及江北都督府的善后与发展事宜。

首先,孙策需要将周瑜调离江北都督府这个位置。

可以预料的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江北的战事都会与孙策没有什么紧密关系。江北都督府的任务将更多的是防守。

而周瑜作为孙策最为信任的义弟,同时也是江东集团内部不可多得的帅才,此时还将他放在江北都督府就有些屈才了。

周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应该参与到对荆州作战中去。

那里,才是周瑜的舞台。

而至于江北都督府都督的人选,孙策认为忠武中郎将、吴郡都尉程普比较合适。一方面,程普的忠心绝对没有问题。另一方面,程普跟随孙坚征战多年,在军事素养方面也是可以信任的。

当然,孙策之所以调走程普,也是因为他前不久接到内卫司消息,说是孙权曾经去程普府上拜访过他。

这就让孙策不得不有些怀疑了。

一个野心勃勃的宗室,一个手握重兵的外姓大将,在江东腹心之地吴郡,会发生些什么?有可能发生些什么?孙策简直不敢想下去。

在内卫司的汇报中,孙权似乎是想要去程普的忠武营中习武,不过被程普拒绝了。

孙策当然不会怀疑程普的智商,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还是将程普调走为好。

很快,孙策便下达


状态提示:32、 事了拂衣抽身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