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水漫泗州城>第三十一章 总督府求援 七

杨东旭的话没说迭,黑面阎君王再武迫不及待道:“杨先锋,依我看,在敌人援兵没到之前,应集中全部兵力攻城。待援兵赶到之时,我们说不定已占领了润州。到那时,我们分兵守卫,援兵见此,爱莫能助,只得灰溜溜撤军。”

周应海接过话茬:“我看暂时还不能对润州发起总攻。由于我们对城里情况不了解,盲目进攻,会付出沉重代价的。如果在攻城中,伤亡惨重,我们的实力将会大大削弱,如此拿什么兵力攻击敌人的援兵?”

黑面阎君王再武固执己见,愤愤不平道:“要是援兵人马较多,我们如何抵抗?润州城再倾巢出动,我们将要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一旦事情发生,我们连退路都没有了。”

“王将军的话不无道理,我们不排除两面受敌的危险。”杨东旭手托脑门想了一会,长叹一口气,显得十分无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目前的局面对我们非常不利。要是急于攻城的话,敌人会不惜一切代价顽强抵抗。能否攻下城池?那是个未知数。万一将一万多人马都砸光了,润州人马和外来援兵,会兵合一处,对扬州下手。而扬州仅有五千多人马,坚持不了多久,其后果难以想象。”

“先锋官,如果怕扬州失守,我们倒不如撤退回扬州,全力以赴保卫扬州城,也不至于首尾难顾。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当扬州面临强敌合围之下,我们又无回身之力,那么扬州岌岌可危,灭顶之灾,已在意料之中。”小霸王何兴亮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行,如果此时撤军,敌人士气大增,他们同样会对扬州下手的。”左增辉对何兴亮的提议持不同意见,“为了保存实力,进攻润州暂且摆一步,将重点精力放在对付敌人援兵上,来个围点打援之法,既能避免两面夹击的危险,也能挫败援兵的锐气。”

“要是敌人援军有几万之众,我们拿什么力量与敌抗衡?”袁俊生提出质疑,“凡事不能过低估计敌方的实力,要从最坏方面考虑,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不知敌将去哪里搬兵,来的兵力有多少?是旱路还是水路?还是水陆并进,都不得而知,这给我们调兵遣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先锋,能否把握好这场战机,杨东旭肩负千斤重担。说实在的,一万几千人马的身家性命,都捏在他自己的手里,此时此刻,他一时陷入两难之中,而难以自拔。

这时,现任水军都督的司马俊开了口:“杨先锋,据在下所知,江南数省的军、政、财大权,都掌握在总督袁可立之手。他又兼兵部尚书参赞之职,有权调动地方军队。而润州闯出包围的敌将,必须先到南京总督府,求见袁可立,再由袁可立根据情况,调派兵力。”

“你觉得袁可立会调动哪支队伍援救润州?”杨东旭凝视着司马俊问。

“杨先锋,这件事在下不得而知。调兵遣将由总督大人决定,运筹帷幄,都在他一人心里装着。”司马俊手托额头,想了一会,分析道,“我估计总督袁可立很有可能让江苏提督卢向阳(化名),令南京东大营出。”

“哦!何以见得?”杨东旭瞅着司马俊,好像要从他的脸上找到希望。

司马俊微微一笑:“这只代表我个人的想象、分析和推测,不代表总督袁可立的观点和运筹,真正的决定权在于袁可立一锤定音。”

“嗯!我们说一千句、一万句都没用,只有袁可立一句话,便能决定派谁出兵。”杨东旭默默的点点头,停顿半晌问,“你知道东大营情况吗?”

“略知一二。”司马俊信誓旦旦,向众将作出解释,“在南京范围内,有四座大军营,其中直属营有三万多人马,那是由总督袁可立直接调动。其它三座大营,属江苏提督卢向阳所辖,三座大营共有五万多人马,其中南大营和中大营都在南京城里,只有东大营在南京城以东三十里处的江堤上驻扎。东大营距离润州近些,而且有一支五百只战船、三千多名水军的队伍,是三大军营中唯一有水师的队伍。”

“哦!看来东大营乃是三大军营的劲旅,不可多得。”左增辉插嘴道。

“左将军的话不是全对,只是他们分工不同而已。”司马俊环视一眼众将,见诸位都侧耳聆听,目光集中在自己一人脸上,心里有种美滋滋的感觉,继续解释,“东大营乃负责南京以东的广大区域军务,如润州、苏州、以及江北的江都、扬州、泰州等州县,包括扼守长江防线的水道。而南大营负责南京以南广大区域的军务,一直延伸到江西、安徽交接处的州县军务。而中大营则负责南京城内防御、以及江北的泗州、淮阴、海州等地的军务防范。”

杨东旭瞅着司马俊,饶有风趣:“司马将军,经你解释,我们明白了你所估计袁可立可能派东大营出兵的道理。原来,润州正在东大营防区内。你对东大营的主将和人马能了解吗?如了解请叙述一下,我们也好掌握心中有数。”

“好的!”司马俊沉思一会,伸出手指默数着,开了口,“提督乃是一省最高军事长官,下辖的三个大营的最高军事长官叫都指挥使,东大营的都指挥使名叫陈奇瑜,使一把九环大砍刀,乃是一员猛将,有万夫不挡之勇。统领一万五千名大军和三千名水军,水军统领叫王亚龙,使一杆九齿钢叉,绰号江里鼋。其中旱路大军中有六名主将,副将二十多名。副将的名子记不清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总督府求援 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