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一六九章 巨野泽

第一六九章 巨野泽

巨野泽天水一色,远远望去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一叶白帆犁开这如玉的镜面,向浩瀚的湖面上驶去口站在船头,湖水却不是那么平静,可以看见阳光照耀下微风泛起的湖水跳动着无数的银光,像有千万条银鱼在水面上游动,鳞光闪闪。

曾炩换穿了一身葛布短衫,打着赤膊、光着双脚,似模似样地扮着船夫。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悟性着实不错,租船出湖时,那船老大千叮咛万嘱咐,典韦等人也是放心不下,生怕他摆弄不了这艘船,如今这船不是驾驶得很好?乘风破浪,飘摇直下,也没甚么难处嘛

船上有一面洁白的帆,仿佛一片云,哪怕是轻微的风,也被它兜得足足的,载着三人划破恬静的水面,曾炩把持着尾桨,并不须使多少力,只要控制着船的方向,任由它像一条***的鱼儿,荡漾在洪泽湖上

今天曾炩彻底地放下了所有的事情,只携一双美人同游,共享这美好的三人世界。一湖碧水,一船风帆,雪白的江鸥张开翅膀在澄净的蓝天里滑翔,从白云般的风帆上掠过,孙尚香和张馨俱着一龚绿衫,坐在船头,把白生生的脚儿汲入水中,踏过那千万条,,银鱼……,湖水的光与影,映着她们的翠衣俏颜,直可入画。

张馨是前来接戴霜回无极城的。戴霜此时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不适宜再跟随曾炩到处奔波,所以,和戴霜关系很好而且还未怀孕的张馨前来兖州迎接戴霜回无极城。

正好,曾炩也让张馨带着孙尚香等人一起北上无极城。不管怎么说,现在孙尚香和他还没有拜堂成亲,也不适宜跟着大军到处奔波。

不过,考虑到孙尚香这是初来北疆,而且在来的路上,还经历了生死之险。曾炩对这个深爱自己的丫头也是心有歉意,再加上她到达军中之后,曾炩就一直忙碌着,未能有什么时间陪着她。现在她要先行北上了,所以曾炩趁着大军暂时休整,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陪她出来逛逛。

睢阳距离巨野泽不远,张馨带着大家北上也正好要经过这里。而七月的时候,巨野泽风光正好,正是适宜游玩的时候。所以,曾炩就带着张馨和孙尚香来了。

今天只有他们三个人游湖,孙尚香一个弱女子为了他一路尾随、张馨为了他千里奔波,可是这些日子忙忙碌碌,竟无一日好好陪陪她们,曾炩心中不无歉疚,美人恩重,今天他要好好补偿她们。

本来,曾炩是想将戴霜也带上的,但是她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出于保险考虑,曾炩最终还是没有带上她。

巨野泽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巨大的湖泊。说起巨野泽,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但是要是说起另一个名字,那可谓是家喻户晓了,那就是梁山泊。

在远古时,以泰山为主体的鲁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岛屿。由于黄河携带的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在泰山西南逐渐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地旷野,才出现了今天的鲁西南平原,使泰山与大陆相连。

远古鲁西南的兖州,是鲁民活动的中心,泰山西南和古济水中游(华北平原的南部),因黄土高原来水携带的泥沙淤积,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地,鲁人西出群山见此连绵平野,谓之大野。巨野因是大野的入口,故称巨野。大野河流汇入东北部的一片洼地,形成湖泽,得名大野泽。

《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流经大野泽的河流主要是济水和濮水,据《水经注?济水》:“济水自是东北流,出巨泽。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巨野泽。……又东入乘氏县,左汇濮水与济同入巨野,故《地理志》曰:‘濮水自濮阳南入巨野,亦《经》所谓济水自乘氏县两分,东北入于巨野也’”。

大野泽最早是何时出现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我们可以断定,至少在夏代以前,大野泽已经出现。据《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孔传:“大野,泽名。”孔颖达疏:“《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书,儒家经典六经之一,其中的《禹贡》是以记载大禹治水为主的重要的地理著作,如果认为它可信的话,就可以断定:在大禹治水时,即夏朝以前,距今4000余年,大野泽已经存在。

据《史记?夏本纪》:“大野既都,东原厎平。”也可以证明这一观点。但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夏商时并没有标出大野泽,最早在西周时才画出大野泽,不知所据为何,亦或疏落所致。

隋唐以前,这个大湖南北三百余里,东西一百余里,从现在的巨野县城北向北一直到现在梁山县北。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冲击,湖面被淤积,由南向北逐渐干涸,现在巨野、郓城、嘉祥及梁山南部,淤积成了平地,北部则成了梁山泊。

梁山泊之所以称为梁山泊,是因为梁山已成为湖中的孤山。

宋天禧三年(1019年)、熙宁十年(1077年)两次河决,又相继从滑州、澶州东注梁山泊。黄河灌注梁山泊,其水面虽不断扩大,但湖底却迅速淤高。这一烟波浩渺、绵亘数百里的巨泊,成为施耐庵《水浒传》中宋江农民起义军活动的地点。

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看出:北宋时梁山泊面积广大,但金朝时面积却大大缩小。

金代开始,黄河南徙,梁


状态提示:第一六九章 巨野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