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宅世学园反穿记>第五十四章 书同文车同轨

东征徐州的曹操大军和驻扎徐州的王恒大军展开了一场激烈对战,在虚有其表地交战了一段时间后双方很有默契地果断收兵,之后曹操派出使者,双方成功缔结停战盟约。

曹操得以全力备战官渡,而王恒也心无旁骛南下征讨江东。

而对于王恒的行动模式,让荀彧有些看不懂,自古汉室中心在于中原,从综合战力来看王恒明显要压曹老板一截,为何他不直接打败曹老板,集合中原之力决战袁绍,一战定天下,偏要执意南下去占领鸟不拉屎,远离天下中心的偏僻之地?

“搞不懂啊搞不懂。”对天下的概念思维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荀彧疑惑不解,“小友,你可有线索?”

“这个嘛……我还挺好奇为嘛就不能南下打江东了?”我反问道:“明明可以扩大更大的地盘壮大自身啊。”

“可是江东不是我们的地盘啊!”荀彧一脸诧异。

“额……你说什么?不是我们的地盘?是因为现在还没打下来?”不知为何,总觉得我和荀彧的脑电波似乎没有对上的样子。

“准确地来说,不是我们中原一系的地盘,那个地方的势力可谓自成一系,除了皇室安插了个汉室宗亲的刘繇驻守做做样子外,那里的世家和中原世家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毫无瓜葛。”

之前也说过,世家彼此之间互相联姻结盟,彼此之间都或多或少有点沾亲带故,而荀彧口中的世家一般指的长江以北,奉天子为首、天子实际掌控的中原世家。

可长江以南的江东世家却不同,那里自成一系,由于地处偏僻,天高皇帝远,除了明面上还会纳贡,没有和汉帝叫板的独立势力外,压根就是一群土皇帝。

在荀彧的三观里,打败中原的诸侯就等于打下了天下,可以停止战争了。而王恒不在中原打,反而南下对江东出手,这简直就像没事去征讨西羌匈奴高句骊一样,你不在自己的地盘打仗跑外面去打,闲得多蛋疼?

“再怎么说也是大汉子民,形容得这么外人不太合适吧?”我有点不以苟同。

“是大汉子民,可是南方一带和中原一带的语言都不通,派系也不通,如何又是一类人。”

感觉还是听不懂,还是用下将心比心的功能好了。

将心比心的功能开启后,话语的内容发生了一点改变:

【再怎么说也都是地球人,形容得这么外人不太合适吧?】我有点不以苟同。

【是地球人,可是我国和外国的语言都不通,派系也不通,如何又是一类人。】

原来如此。

古代各种方言,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就跟到了国外一样,语言不通。不说古代,就算是在普通话普及的现代,也有各种听不懂的地方方言。

别看曹操、荀彧、程昱这些人没事到处游历结交好友,那也是限制在中原一带,谁没事儿跑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江南吃瘪。

听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自己和荀彧的脑电波为何一直对不上了,我以为汉室天下是历史地图版面上的十三州,而荀彧口中的天下却只是中原一带的地盘,更准确的说是奉汉帝为主的世家一脉。江东那群另一个系统的世家地主根本没在他的考虑中。

因为中原世家便是汉室天下的观念,用将心比心的功能代入荀彧的视角来看,就是不在天朝打仗而先跑到国外去打,然后带着国外的势力反攻天朝一样。

什么心态?一个大写的懵逼!

“这、这样啊……”我满头黑线,时代的不同导致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在这类观念上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难怪,毕竟书同文车同轨……”不知何时出现的王某人。

“哇!你什么时候出现的。”我故作惊讶状。

“我一直都在啊,只是作者一直没写出来好不好!”炸毛的王中明。

“哦,我懂……”我淡定地喝茶:“话说书同文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啊?”

“就知道你会问,毕竟这不是三国的知识。”存在感薄弱的王中明很得意的样子,“首先问一句,你知道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吗?”

“是统一了天朝!”作者没写其实却一直存在的小吕樱举手发言。

“是统一了文字啦。”我扶额纠正。

“对,就是统一了文字。”王某人点头道:“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这里的‘一’和‘同’同义,就是‘统一’。”

“这种古繁体字居然还是比较方便的书法?”我情不自禁地吐槽:“真想见识下其它六国的文字有朵奇葩。”

“而车同轨。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六国被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即便文字被统一了,但语言却没有也没法统一,文字只要用武力强行废除便可取而代之了,但语言你没法一个人一个人地教。

因此,在中原世家的人看来,江东势


状态提示:第五十四章 书同文车同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