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苏联英雄>第三百二十五章 血与火的较量4——致命一击!

第三百二十五章 血与火的较量4——致命一击!

要塞正在遭受德军猛攻,但要塞的守卫者们有大口径远程加农炮;最致命的一点是:所有德军指挥官只认为布列斯特要塞只是一刻钉子,就算再厉害也就是带刺的豪猪——要塞,不过是防守的象征!

古德里安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和两年前的林俊一样,那会林俊只将布列斯特要塞当作“钉子”去建设!还好林俊有扎夫里洛夫:布列斯特不单单是“豪猪”,兵力也不是德国人估计的八九千,而是整整两万五!扎夫里洛夫手里还有一只生猛的“狼獾”——“有一支俄国部队正从南部向我们靠近,是由大约70辆坦克为前导的机械化部队,进攻速度非常快!我们在侧翼的部队无法挡住俄国人!”

布列斯特要塞特别支队,八千多名指战员正在要塞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直冲向古德里安的渡口!

古德里安不用看地图就能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北边是坦克部队无法行动的森林,前边的俄国人正在不要命的往自己这里猛攻!头顶上是呼啸而至的集群炮击,现在一支足足有旅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正从南边直冲过来,被压在地上闻泥土气息的自己根本无法集结足够的部队有效的阻挡来自南侧的进攻!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撤退!

如果再不撤,古德里安并不认为自己和部下会比保罗-豪塞尔长命多少!

“通知前方部队,一定要顶住俄国人的进攻!争取时间!”古德里安的命令还没说完,参谋又报告:“党卫军第二师再次来电:参谋长阵亡,现在由旗队长、”德意志“团团长威廉-比特里希指挥,部队已经被俄国人三面包围,正在坚守阵地!”

“管不了他们了!”古德里安痛苦在做出决定:不仅是党卫军第二装甲师,自己在东边5公里外陷入混战的装甲师也算是没救了!

失败。这对古德里安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失败和耻辱!自己才抵达苏联才一个多小时就要被赶回西边!但这会再不走都得报销在这里,只能在西岸重新集结部队后再作打算。

“集群指挥部立刻撤往布格河西岸!命令前方部队,一小时后向北部森林撤退!”

“请您重复一下命令。”炮击声中参谋都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撤退!集群指挥部立刻撤往西岸,明白没有!?”古德里安痛苦的下达了撤退地命令——前方正在激战的部队只能当作拖住俄国人的旗子了。

“是!”

古德里安的“一声撤”也不是说撤就撤,还要尽可能多的将部队带到西边,而头上的炮击这会都已经让整个渡口区狼藉一片,到处都是燃烧着的坦克和汽车,人体碎片四处可见!突然。一发炮弹呼啸着落在距离已经钻出装甲车车底的古德里安二十来米地位置,剧烈的爆炸和气浪将古德里安抛了出去!

古德里安算是命不该绝,就是挨了几颗小碎石子,血肉模糊的在担架上让警卫们抬过了布格河,而两个装甲师的大部分装备和人员都留在了布格河东岸!

东北方向五公里外,党卫军第二装甲师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全师只剩下十几辆坦克,都在当作移动炮台,集结起来的4000多士兵们困守在狭小范围内。在东、南、北三个方向抵御着红军的进攻。唯一让党卫军们“能缓口气”的是——俄国人似乎并不打算立刻用坦克集群进行强行突击,而是让机械化步兵拖住自己!

党卫军旗队长威廉-比特里希右手胳膊用绷带草草地包扎着,半小时前自己的装甲车挨了发穿甲弹,自己命大算是没死——师部人员就没这么幸运了,遭到突然出现的俄国坦克集群炮击后全体阵亡!现在这点部队基本上都是自己“德意志”团的人。“俄国人为什么不一鼓作气?”

比特里希脑子不笨:对手暂时放过自己并不是兵力不足,而是有更加优先的目标——渡口!

西南方向遭到集群炮击地声音自己能够听到,看情形渡口是保不住了!

“旗队长,司令部来电。古德里安受伤已经送往布格河西岸,要我们再坚守一小时后向北部森林撤退!”

“该死的俄国猪!” 比特里希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棋子——1小时?来个几十辆坦克一个冲锋就能碾平自己的“阵地”、如果这块平原能算“阵地”的话!

“现在撤退还有机会,一个小时?党卫军地英名算是要结束在自己手里了!”明着知道自己可能的命运,但党卫军就是党卫军,除非一个小时之后,否侧第二装甲师就是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会坚守阵地!

“帝国”师、“元首团”、“德意志”团…….这些名字决定了这些人的命运!他们是不允许做逃兵的!

第三机械化军并没有给比特里希一个小时,就在他接到司令部命令二十分钟之后,东方出现红军坦克集群。大批红军士兵在70多辆喷吐着火舌的t34的引导下冲向第二装甲师最后的阵地!

在绝对优势装备的红军装甲部队面前,没有坚固阵地地比特里希的部下只坚守了20分钟,在爆炸、机枪扫射和履带碾压之下防线瓦解,比特里希和他的临时师指挥部让一发高爆弹一锅端!

部分党卫军想撤往北部森林,但遭遇到红军步兵的截击——战术素养绝对一流的武装党卫军只发动了一个冲锋就被打垮,他们面对的是装备了ak47和火箭筒的红军步兵,根本无法突破红军步兵的防线!

三面合拢地红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五章 血与火的较量4——致命一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