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苏联英雄>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因后果

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因后果

“我是中队长梅利尼科夫中尉,再让德国佬尝尝我们机枪子弹的滋味!战斗机扫射德军步兵,强击机扫射德军高射炮阵地!”

“明白,梅利尼科夫中尉。”回答的是护航中队中队长——这样的便宜不捡白不捡!刚才为了执行自己的护航任务,雅克们没有死追着笨重的斯图卡不放,只是击落了4架就盘旋在高空掩护强击机对德军坦克的攻击行动,这会小伙子们要将怒气出在德军步兵的头上!

二十来架红军战绩呼啸着飞向德军阵地,从500米高度将炮弹和机枪子弹狂风暴雨一般倾斜到德军头上!

德国步兵算是遭了殃,冰雹一样的子弹让党卫军尸横遍野——雅克们对着德国佬的车辆装备一顿猛射,就像猎鹰扑食!

旁边的伊尔-2对德国自行高炮更没客气——冤家相见分外眼红!这会德国炮手们正挨了一顿炮弹死伤惨重,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此时不下狠手更待何时?!

几分钟内斯大林雄鹰们将所有弹药都倾斜在了德军阵地上,连伊尔-2的后座通讯员都乘着飞机转弯的功夫,用手中的大口径自卫机枪对这地上的德军狂扫一气!

“全体注意,返航!”见好就收,要是让德军战斗机缠住就情况不妙了!调转航线,身下是一片狼藉的德国阵地和冲天的浓烟!

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天,苏德双方就各自损失了超过十万的部队,这是希特勒没有想到的!莫斯科对将会出现的惨重伤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大部分决策层人员都没想到战斗会是如此惨烈,就几个小时就损失这么多人和装备,更不用那个说已经疯狂的纳粹元首了。

有件事也许会让后世地史学家们去研究一段:就在昨天、1941月3 日清晨,在莫斯科苏联和德国外交部还在连夜进行贸易谈判——希特勒的部队沿着近一千多公里长的战线发出的大炮轰隆声把谈判轰得烟消云散。而德国的外交使团成了战争中第一批“俘虏”。

希特勒就是再如何疯狂都还想给苏联一个烟雾弹,虽然目前看来他的烟雾弹是毫无效果。[ 超多好看小说]为了“巴巴罗萨”行动的绝对保密,希特勒连他的盟友都事先没有打招呼——大概是“纸糊地盟友”实在让他太失望了,左思右想指望不上!

日下午,希特勒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附近森林中的新地下大本营“狼穴”里,坐在他的办公桌旁口授了一封致墨索里尼的长信:正如在准备他的其他一切侵略行动时一样,希特勒对他的好朋友和主要盟友并不推心置腹,总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这次。在最后一刻钟,希特勒又这样做了。

信的大体内容是:经过几个月地伤尽脑筋的考虑和令人不安的等待,我终于作出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写这封信给你的。英国已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它像一个快要淹死地人那样,抓住每一根稻草。可是,英国的某些希望当然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法国的毁灭已使英国战争贩子地眼光不断地转向他们曾经努力挑起战争的那个地方,即转向苏俄。

苏俄和英国两国都同样对于由于长期的战争而筋疲力尽的欧洲发生兴趣。北美联邦则站在两国后面鼓励它们……

希特勒还对自己的决定做了解释:由于苏联的大量军事部队在他背后,他就决不可能集结力量,特别是在空中无法集结足够的力量对英国进行足以使它屈服的全面攻击。实际上,俄国现有地一切部队都在我们的边界上,如果情况使我有理由运用德国空军对付英国。那也会产生这样一种危险:俄国将开始执行它的勒索战略,而我只是由于感到空军处于劣势就不得不默默地屈服于这种战略,英国将更加不愿意求和,因为它能把它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伙伴身上。事实上。随着俄国武装部队备战活动的加强,这种希望自然会增长起来。此外,美国也将把他们希望在1942 年获得的大量军用物资运送给他们。

俄国人阻断了我们的石油供应,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垮苏维埃俄国,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经过反复思量,我终于决定趁早下手,以免后患!

斯特兰还对他地总体战略做了阐述,让墨索里尼明白他重建罗马帝国辉煌地战争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给了墨索里尼一些希望:1.法国像以往一样是不能信任地。

2.北非本身,领袖,就你的殖民地而论,大概在秋天以前没有什么危险。

3.西班牙是不坚决的,我担心它将只是在战争结果有定局时才会参加(佛朗哥不狡猾就挡不了那么多年的独裁者,当然林俊可没像让这个叛军头子舒舒服服统治西班牙!)。

4,在秋天以前进攻埃及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气候在夏季也不适合大规模的行动。

6.美国是否参战是无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现在正在用它能够动员的一切力量支援我们的敌人(这点希特勒显然错了)。

7.英国本国的局势是很坏的;粮食和原料的供应越来越困难。进行战争的斗志只是靠希望而存在,而这些希望完全是以两个假定为基础的:俄国和美国!我们没有消灭美国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确有力量排除俄国,消灭俄国也意味着使远东的日本大大松一口气,从而有可能通过日本的介入对美国的活动造成更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因后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