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苏联英雄>第五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型战车!

第五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型战车!

纳粹的宣传机器并没有因为明斯克遭遇的惨败而沉默哪怕那么一刻——前线仗打输了,宣传战绝不能输!

戈培尔将德军在明斯克的失败差不多描述成了斯巴达三百勇士对百万波斯大军式的决战,特别是最后时刻第九集团军报务员向柏林发送的最后一份电报:“第九集团军无线电台即将关闭!俄军已经攻占!打垮布尔什维克万岁,天佑德意志!”深深地感动着所有德国人!

几个月来,明斯克会战不仅牵动着苏联人民的心,在德国也是一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德意志军队陷入泥潭让整个德国的人民都揪心不已,特别是那些有家人在东线的家庭!

短时间之内,在那个遥远的白俄罗斯德国失去了上百万优秀青年,无论戈培尔如何宣传、描绘如何壮烈,伤痛总会在家庭中蔓延。

但如果认为那些失去家人的德国家庭会消沉下去就错了——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伊萨尔河畔的兰茨胡特,这座只有60000多人口德小城市,在战争初期组成的一个巴伐利亚步兵团被编在第四集团军,整整2000多年轻人彻底失去音讯。

小城整个是灰色笼罩,虽然外表一片洁白——市民们都知道遥远的苏维埃俄国比这里积雪更厚、天气更冷,却不知道兰茨胡特的小伙子们到底如何了?只是能够想象在冰天雪地中,就是幸存的人在被俘后是怎样的处境!

但兰茨胡特没有只被伤痛和担忧的灰色包围,几乎在一天之内,小城再次为德国国防军准备了一个团的后备青年,准备随时入伍!

当纳粹主义将战争带入到两个民族间的决战时,德国人民毫不犹豫的站到了自己民族一边。他们没得选择,也不用选择。德意志民族地骄傲决定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一战失败后的屈辱岁月让他们记忆犹新,而且德国人已经知道目前面临的战争比20多年前更残酷,不再会有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中一方彻底倒下!

不过单靠民族意识就想赢得战争是不够的,还需要手中有足够能摧毁对手的装备!希特勒和他的元帅将军们对此有着清醒地认识。

在苏联战场为什么没能像在波兰或法国那样、“德国战车”摧枯拉朽一般横扫对手?不是因为德国军队不够勇敢,而是装备!

在地面上,德军装备同苏联红军相比没优势可言,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劣势。虽然希特勒很肯定德意志士兵比俄国人更训练有素。但这装备上的劣势却让他恼火不已!

这其中最让希特勒深有感触的是来自古德里安的报告——他的坦克部队常常被少于自己数量的红军坦克打垮!而无论在乌克兰还是波罗的海沿岸,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kv和t34就已经让德军难以对付,不用说t34那铺天盖地地数量!而更让古德里安感叹的是:俄国人的“斯大林型”坦克几乎无法摧毁!

“德国必须要有能同俄国在地面上势均力敌、甚至占据优势的装甲部队,不然我们会被俄国人蝗虫一般的坦克淹没!”古德里安地最终观点非常明确——显然苏联军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已经达到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高度!

和俄国人拼数量?这行不通!

空中力量还能打个平手,在德军统帅部看来,随着新式飞机的大量装备,在制空权上占据优势地局面很快就会到来!装甲部队面临的问题需要放到最优先解决的高度!

需要装备性能凌驾于俄国坦克之上的新式坦克,因为从工业特点和资源上考虑。德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干——如果想喝和苏联拼装甲部队的装备数量,那德国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德国人不是被夸大了的“病态完美主义者”,对苏维埃俄国的军工思维还是有些了解的:苏制武器实用、性价比高。俄国人对武器地性能要求很明确,一旦确定性能指标,就用最小的成本和最简单的工艺来实现它;能用数量轻易解决的问题也不刻意追求质量——只要够用就认定死理埋头苦干!

苏联军工的优点德国了解,而德国在技术上占有优势。造出比苏联坦克更先进的装甲战车是有信心的——不过俄国人可以搞“大批量粗制滥造”,德国却不能这样干,承受不起,单单一个原料就被卡死!

这会在德国将领面前的“装甲菜单”里。三号和四号坦克面对俄国坦克已经相对落伍,虽然从全世界考虑还是非常先进地:三号坦克生产线在目前看来只有改装生产自行突击炮才有继续存在地价值,而四号长身管坦克还必须生产,不然军队装备将会青黄不接。

虽然处于一定劣势,“拼一下”的能力四号坦克还是有地。

对希特勒来说这会不算“一穷二白”,德国坦克制造工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流水平,技术储备有,而且各大军工企业很早就得到了研制装备大威力坦克炮的重型坦克的命令。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

古德里安39年在布格河西岸挨的那顿炮弹让德国人看到了同苏维埃俄国坦克工业的部分差距,加速了德军新式坦克的研制,先进的四号坦克成了应急装备,而这会已经有两种新式坦克已快到实用阶段——那就是五号“豹式”中型坦克和六号“虎式”重型坦克!

至于那些三号坦克的地盘设计、生产线也不会被浪费,基于三号坦克地盘研制,安装了长身管75毫米反坦克炮的自行突击炮已经下线。

苏联的kv重型坦克德国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型战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