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三界之锋>第二章 :清源气经

如今这清源气经,他已经知晓其中真意,便准备近日着手修炼,开始修行之道。。

便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人,一步两晃,举止轻佻,“宁师弟,故事讲得不错嘛!”

宁舟淡淡道:“李师兄,客气了。”

李还真嘴角一咧,拍了拍宁舟肩膀,“宁师弟,不知你修行上有何碍难,说来与我听听,或许我还可帮得上忙。”

宁舟神‘色’淡然,“不敢劳烦师兄,师兄若无要事,宁某这便去了。”言讫,拂掉肩膀上的手,昂首阔步而去。

李还真望着宁舟逐渐远去,暗暗嘲‘弄’,“宁师弟,这真传之位可无有你的份了。”

申正时分,宁舟回到居所,此时斜阳降落,余晖从窗外泼洒进来,宛若金粉。

对于李还真看似关照,实则嘲‘弄’的举动,宁舟并不奇怪。

三真观为无量圣宗下观,‘门’中真传皆从中所出,若修行有成,可被授予真传弟子身份。

单此一项,便可超出寻常弟子不知凡几,好处多多。

不过想要获取真传之位并非那般容易,若在三真观两年之内,无法修成‘气浮百会,凝气成相”,便不会得到真传身份。

另外三真观可收录内‘门’弟子四十九人,这内‘门’弟子,每月可获得‘门’派下赐丹符器物等修行之物,可下赐有定数,每多上一人,等若多一人来争夺这些下赐,从而分配要少上些许。

修炼器物多寡,几乎决定着修行速度快慢,因此弟子间争夺异常‘激’烈,有机会便对其他弟子百般打压,以免被后来迎头赶上,夺了自家机缘。

这些被打压的人,宁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宁舟拖到现在才参悟清源气经,也是有这个原因。

而且宁舟祖上是出过大修士的,因此李还真等人对他百般提防,还利用关系,让三真观仙师,不对他开方便之‘门’。

本来有不懂之处,都可去三真观请仙师解‘惑’,可他每次去,仙师总是故作神秘,来一句,“机缘未至。”将他打发,或是以闭关为由不见他。

无有修为,自然无法成为内‘门’弟子。

而可以和仙师搭上关系的,可以时常请教,长此以往,二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若拖得久了,前者将永远失去真传弟子的机会。

至于向他人请教,宁舟从未想过。

竞逐如此‘激’烈,谁会轻易传授他人?如此一来,多是敝扫自珍之辈,只有依靠自己打磨,方能有机会,在其中辟开一条路来。

不过单靠自己实在太慢,他人只需两三月,而宁舟却用了足足年余光景,其中差距,不言而喻。

幸好今日悟透清源气经,宁舟背负双手,望着窗外余晖,一阵喜意漫上心头。

修行忌讳嗔怒躁痴等心绪‘波’动,他并不急于修炼,而是逐渐收起心情,慢慢平复杂念,待到心如止水之时,他闭了‘门’窗,端坐蒲团之上,将清源气经放置一边,按照心法所载,理顺气机,半晌之后,一切准备完毕,他才开始正式修炼。

修行第一步,称为“三真‘混’元”分别是真意,真法,和真气。

他已明悟经书真意,经书自然是真法,而练出内气,‘混’合自天地开辟以来的先天之气,化入体内,便为‘混’元真气。

心头默运口诀,导引诸脉内气回归气海,这内气乃与生俱来,生来便有。

因不懂统御,这些内气游离脏腑心脉之间,并且还会从体内散逸而出,当它散尽之时,就是气绝人亡之日。

所以俗世中所说人死断气,就是这个缘故。而修士练成真气,包含内气功效,还可固守不动,因此在寿命上远长于凡人。

宁舟细细感受,只觉内气如暖风,在体内穿行,身躯竟是逐渐暖和起来。从前内气似死水一滩,根本无法感受,而现今收摄内气,却感受到不曾有过的变化。

内气如风,向气海汇聚,游离内气汇聚一处,似一条沉睡的蛟龙活了过来,四肢百骸,内气如龙,细细绵绵,似乎无有穷尽。

整个过程自然至极,除了开始引导,后来只需拿定心诀,根本不用管它,内气却自个儿将闭塞之处,一一打开,按照清源气经所载,自行运转。

宁舟默默感受片刻,只觉如此修炼下去,至少三日夜才可得全功。

一念及此,不禁微感讶然。

他之前虽从未修炼过,但在这三真观厮‘混’许久,耳濡目染,也知晓旁人一般数个时辰就成了,顶多也不过一日光景。

内中情由,宁舟一时也想不明白,可这毕竟是一件好事,对自家无害,他也懒得多想,由得它去了。

其实宁舟如今年岁,正值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之时,‘精’力旺盛,内气自然广似渊海,活跃如龙。另外他是自家领悟书中真意,有自家见解和看法,无形中让其中法‘门’,最为适合他,可以真正发挥出清源气经的真意来。

正是这两项,才让他需要三日炼化。

一般人向仙师请教,得来的是他人的感悟,这份感悟无分好坏,却有适合与否之分。

宁舟苦磨一年多,恰好让他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心得,如此才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炼化内气,才有这般景象。

修行无日月,转眼间三日过去,此时他内气团成一团,犹如汪洋大‘浪’,肆意席卷,皮肤震颤不休,骨骼拉伸,身躯种种异象,一一显现。

“内气已然聚拢,该当纳


状态提示:第二章 :清源气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