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三界之锋>第216章 :六合飞刀,丹景心清

清荷坞上,除却纪小茶二人外,还有一些仆婢,因孟津川师弟们,离了此处,,手中无财,也养不活这些仆婢,便将其一同放弃。 。

在纪小茶的调遣下,半个时辰之后,一帮仆婢汇聚在一处,来面见新主人。

宁舟扫了一眼,见有男有‘女’,约莫二百来人,穿各‘色’袍服,以分别是做什么活计的。他微微点头,有这二百多仆婢,还丹峰上一些琐碎事,就不必耗费自己‘精’力了。

他吩咐道:“纪小茶,你着人清点岛上财物,理清之后,择选一些差人送至刘同宇师弟处。”

纪小茶心头微讶,初时未想明白,宁舟为何把东西,白白送给孟津川的师弟享用,不过她素来‘精’明,大略一想,便猜测得几分,恭声称是。

宁舟抛却外财,绝非是结好孟津川的师弟,而是做给旁人看的,此为修好名声之举,纵是舍弃外物也值得。

纪小茶看了小碗一眼,又对宁舟道:“老爷,我这位小弟,之前曾在我派清微掌‘门’座下,担当架前童儿一职,为人机灵好学。”

宁舟暗笑,纪小茶虽不说明意思,但他怎听不明白。

稍一想,自己座下的确没个童儿办事,往后自家事情多了,总不能让素青渔与时渊崎随时听命,这般一来,势必耽误这两徒儿的道行‘精’进,此念一起,便道:“也罢,就依你心意一回。”

纪小茶大喜,拉着小碗跪倒在地,叩谢不已。

此间一了,宁舟留下一句话,“此间之事理好之后,可往还丹峰。”一挥袖起了一道烟风,将小碗裹起,回转‘洞’府去了。

诸事回转正规,宁舟无有他事,开始一心参悟功行。

将半式剑卷拿在掌中,观看片刻后,摇头一笑,中玄古锋已毁,自己又有了指月道蛊,再练此诀,便会分心和耽误工夫。

不过也不是说,此诀无有可取之处。

他在瀚海时,在半式剑卷上,悟得一法,名为“剑箓上宝厄藏诀”。此诀为沿袭斩魂寄真之术,但比斩魂寄真玄妙十倍不止。

此诀唯有箓境可习,按照诀中所载,修士到箓境后,真魂已在剑身中,留下行气脉络和烙印。

自此,可从剑身这退返真魂,再擒拿一头念魔‘混’合数种宝材重炼,再将自身念头,入主剑身中,运用秘法炼化,与原先行气脉络相合,蕴含自身念头剑身,时常温养,合为一体,可生一识,魔不为魔,剑不为剑,化剑光一道,伸缩不定,如同自身眼目,可自行巡弋。

此诀成后,可练得一术,名为‘半式烟风’,人剑互御,更显‘精’妙,便是飞走百里,也可杀敌。

半式剑卷这本对敌法诀,修来既凶险又繁琐,每练一术,必须先习得一诀。

即便如此,宁舟当时看到时,也对创此诀的前辈,惊为天人。

若是当真做到这一步,那么斩魂寄真的弊端就不存在了,念头为心魄所出,便是被斩杀也无大碍,而养炼出的剑,等若分身无疑。

不过要做到这一步,却是极难,修行过程中有大凶险。

其实参悟到此,宁舟就知道当年自己取巧,是修岔了。

盖因要练成魔不为魔,剑不为剑的那一步,需修炼伊始,就要用凡剑来炼,在此过程不断打入宝材,即是炼剑,亦是练诀,方可在箓境时修成此法。

但此过程,颇有凶险,不说斩魂寄真那一关,便说后来只要没到箓境,便难用此术与人斗法,很是尴尬,否则剑毁人亡,可不是说笑的。

宁舟如今无了宝剑,自是不会抱此念想,但他却是被其中想法吸引,举一反三,想出利用这一法‘门’的方法来。

半式烟风他学不来,但那温养之术,却可借鉴一番。宁舟便想借鉴这道法‘门’,使指月道蛊成为自家眼目,念念相合,心心相印,便是相隔千里,也可御使来回。

这是宁舟头回按照自家心意,自试法‘门’,自然不敢轻忽,将剑箓上宝厄藏诀来回看了多遍后,理出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又多次请教梅竹清,来来回回,几近三月时间,方才琢磨出一条可行之法。

其中过程,也少不得要消耗宝材。

他自家把这法‘门’,称之为‘**飞刀’

当下,便按照自家琢磨出来的法‘门’,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来温养指月。

余下时间,则是修炼两相一录,和丹霆照尘印,或是御镜篇。

本来梅竹清还准备了一‘门’小神通,准备给宁舟修炼。

只是宁舟考虑到,修炼这些东西,都要耗费自家不少时间,再多练一术,恐是更会费神。

除此之外,他还需努力在三十载内赚的一大功,争取踏入竞夺道传的‘门’槛。

如果所练之术太多,对敌法诀练起来了,功行无有提升,那便无奈了。

功法二字,一为修为根本,一为护身之道,两者都不可耽误,宁舟也是权衡许久,才定下这般选择。

宁舟略微一想,便准备先修炼两相一录,盖因这是他功法自有道术,相比丹霆照尘印,修来会更快一些。

幸好‘玉’芯铅备置的充足,还有孙伯廷自凡间寻来的外物,又有清荷坞上的收获,加上瀚海所得,这些东西变换出去,足以他自己修持许久了。

在斗室中盘膝坐定,将‘玉’芯铅取出,只见此物生的小如米粒,外有浮光流转,微微一晃,又膨胀些许,旋即又恢复如常,如此循环往复,轮转不休。


状态提示:第216章 :六合飞刀,丹景心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