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权倾大宋>952.第952章 都虞侯的苦恼

话说,相比张通古的憋屈无奈,张启元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就在李乾顺驾崩前夜离开,一路是快马加鞭,不到十天就到了天德军,进入了女真人控制的地盘,算是长长舒了口气。

他这十天里非常担忧,生怕李乾顺醒过来做出不利他举动,好在一切正常。对自己的作为非常满意,从就进入夏控制住节奏,成功让宋、夏陷入战火,为女真人创造了好机会。

他非常了解大宋行朝的既定国策,王秀的西进战略绝对是灭夏,一旦开启刀柄,就不可能停下来。

北侍军是有十二个军不动,也不怕金军的南下,但那只是留在枢参兵棋推演上的结论,谁也无法敢说现实。

沿河战火燃起,就不可能停留在计划上,他非常有信心破坏王秀的战略。

想想,王秀一生的心血被他毁去,那股子兴奋感就让他亢奋。无它,他的挑拨把西北战事提前,应该说大宋行朝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当夏军围困平羌城,王秀是顺势而发,对陕西方面进行了总动员,不然也不会尽显仓促。

仓促用兵显然是兵家大忌,就算大宋行朝再强,恐怕也无法短期内获得突破,和就给女真人机会。

无论怎样,只要兀术在沿河发动攻势,王秀寄予厚望的西北战略,将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夭折也说不定。

王秀灰头土脸,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他承受的耻辱太深了,已经到了不能隐忍的地步。

当他刚刚到达边界,就传来李乾顺归天的消息,那是一刻也不想等,也不能等了。夏主的驾崩那么好的机会,王秀必然会全力支持西北,正是大金的好机会,不好好把握机会,是要遭到天打雷劈的。

眼看形势一片啊好,他的那股子恶气就能吐出来,怎能不精神百倍。

他立即跨马加鞭赶赴河北,路途中听到铺递传言,兀术的大军仍然没有动静,不由地大动肝火,以更快地速度前行。

创造了这么好的时机,兀术竟然没有发兵,简直是暴食天珍,错过女真人最大的机遇,怎能不让他惊怒交加。

却说,女真使团在驿馆被刺的消息,不经意地流出,开封城内顿时紧张起来。

城内大街小巷、酒楼茶肆中到处是谣言,风传女真使臣张通古被刺身亡,城外的金军要攻城,沿河即将发生大战,还是有板有眼的,让城内气氛遽然紧张。

张邦昌、蔡易是焦头烂额,他们一个是留守大臣,一个是负责沿河防务的宣抚处置副使,要是处置不好的话,酿起一场南逃的风潮,很可能会担当责任。

张邦昌是无所谓,仕途到头了,也就是混日子而已,蔡易可不那么想,大好的前程等着他,蔡家门庭的中兴需要他,绝不能因为这点破事,给前程蒙上阴影。

张邦昌是混日子不假,却碍于留守大臣身份,不能不去过问,既然是没了主张,眼巴巴要找王秀拿个法子,人家哪有功夫理会他,不得不找到知开封府张所商量。

张所是非常果断地,他派出大批缉捕使臣遍布街巷,缉拿敢造谣惑众者,只能制止明面上的议论,并不能遏制私下传闻,官府越是压制,民间的谣言越离奇,张邦昌大为头痛。

一帮吃饱没事干的刁民,能不能消停点,还有那些到处煽风点火的小报,恨不得下令给封了。

刘健,仍然是管干北侍军都虞候司,当年他是死里逃生,军中的虞候军法官大半战死,连亲信葛杨也殉国了,他倒是因祸得福,职事没有变动,遥郡刺史变成了正任,成为正儿八经的都校,成为北侍军虞候系统的头领。

他对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小儿,非常的不满意,接到消息是就说:学艺不精,杀人不死,丢人显眼。

三人投案自首,他气的拍案而起,大骂他们是孬种,作为北侍军的大将,他也是有眼光的,也了解当前局势,看是简单明了的刺杀案,蕴涵着不稳定的玄机。

王秀对使团的保护史无前例,他是非常赞同的,也不愿让对方使臣遭遇不测,引发不可预测的战事。

三个小子敢于刺杀,那就触碰了军法底线,给需要稳定的沿河造成不利影响,这是高等将校决不允许发生的。

当然,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存在,学院出身的年轻行军参军,做起事情只凭一腔热血,毫不顾忌后果,有的甚至对军主指手画脚,被大将们所诟病,他早就想找茬,教训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

这是个好机会,只是三位都不是易于之辈,陈郜不用说,那是王相公的门人,军中看好的将校,索慎也是将门虎子,也是被京东一系大将所关注。杨辉平更是管干殿前司公事杨沂中的子侄,身份比陈郜还要高。

他是执法严酷不假,甚至逼迫郦琼造反,但并不代表是傻瓜,陈郜、杨辉平背后的存在,都是他得罪不起的大能,太伤脑细胞了,简直要人老命。

不仅人家背后的人能量大,单从这件事上说,要重处了三个小子,可能引起某些大将的不满,岳飞、韩世忠等人,都是最坚决的主战大将,很可能拿此事造势,他可不想成为斗争的牺牲品,那也太不值得了。

为此,他不得不找到王渊,实在没办法啊!

王渊正在封丘门视察防务,见刘健过来也就明白了。

新军制规定,都指挥、副都指挥、都参军、都虞侯号称四大帅,副都指挥不用说,那是归都指挥节制,都参军有一定的独立权,却也要


状态提示:952.第952章 都虞侯的苦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