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汉墙>第272章 隐患
是要让野兽知道自己的善意,而是先确立自己于野兽的主从关系,唯有惧怕才会臣服,一味的示好,只不过是让野兽得寸进尺而已。

对待外族刘福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征讨西域时,那些不选择臣服而被灭族的种族不是用两只手就可以数过来的。而现在呢,西域三十六国已经成为过去,西域各族已经成为了大汉境内的汉族子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少数民族。

本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原则,对于那些选择臣服的外族,大汉接纳了他们。而既然接纳了他们,自然就要一视同仁,说汉话,习汉字,遵汉律,一视同仁,绝不搞什么特殊化,这些年下来成绩斐然。最明显的就是最早被大汉融合的羌人,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化传承的羌人如今已经快要忘记祖宗姓什么,都是汉姓汉名,除了一些老羌人还记着一些有关羌人的传说,羌人的传统只能在兴汉学院的各族风土人情记录馆中去查找。

对外刘福已经不需要多做担心,只要继续保持下去,大汉会逐渐吞并融合外族势力。而对内,才是刘福最头疼的事情。对外刘福可以欺负他们的无知,但对内却不能这么做。倒不是都是同族下不去手,而是内部这些人,跟刘福一样狡猾狡猾的。

科举的出现让世家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世家之中有能人,这世上也不是只有刘福一个聪明人。在科举举行了数次以后,世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来自刘福的满满恶意。世家之所以可以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世家手中集中了无数的人才,而科举却是在挖世家的根。

科举出现之前的大汉是用举孝廉的制度来选拔人才,不过举孝廉的权利集中在了那些名士大儒的手中,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那就必须得到名士大儒的认可,而名士大儒多出自世家。

可科举不同,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只要你有才有自信,都有机会得到朝廷的认可,从而出人头地。这样一来,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就不需要去费尽心思的讨好世家,只要参加科举,就有机会为官一方。

而一旦没有了人才的补充,世家又如何保证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科举是世家的杀手锏!施行科举的刘福自然也就成为了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自身利益遭到侵犯,甚至会因此毁于一旦的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奋起反击,甚至会铤而走险。刘福很担心在博望坡埋下伏兵等候自己的人背后有世家的影子,所以在改道之后没去宛城,而是直接去了武关。

不是说刘福不相信司马懿的忠心,而是刘福不想因为自己的一点猜测而让自己的内部充满猜忌。

刘福并不是想要将世家一网打尽。世家是不断更新换代的,老牌世家会消亡,新兴世家会出现,这是必然规律,不可逆转。刘福针对的是那些妄想让世家保持万年不变的世家,那种光知道自私自利的人,刘福觉得还是死干净最好。

博王遇袭虽然因为太史享的及时发现而避免,但同时也给刘福敲响了一记警钟,让刘福对自身势力内的世家加大的监视的力度。尤其是那些老牌的世家,更是刘福重点关注的对象。

新兴世家不太可能针对刘福,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刘福才拥有,干掉刘福就等于自杀,再没眼光的人也不会干出这种傻事。唯有老牌世家,在受到新兴世家的挑战又感到科举对世家未来的危害,才有可能铤而走险。

在西汉,刘福是所有新兴世家的主心骨,只要刘福活着,新兴世家就会不断壮大,进而挑战老牌世家的地位。可一旦刘福身死,少主年幼,新兴世家内斗,老牌世家也就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刘福知道自己现在不能死,正常人也没有盼望自己去死的。为了安全起见,在返回长安的时候,刘福接受了武关守将韩德的建议,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与接到军令赶到武关的虎卫军汇合以后,这才动身前往长安。

在离开武关的时候,刘福给了韩德一道密令,严密监视宛城的动向。韩德没有问为什么,只是拍着胸脯向刘福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刘福就喜欢像韩德这种武将,没什么心眼,听命行事,让干嘛就干嘛。为了奖赏韩德的听话,刘福答应了让韩德长子和次子进兴汉学院武学院进修的请求。

如今的兴汉学院早已不是当年那座教授数十人,学生数百人时可比,在西汉,兴汉学院已经取代了太学的地位,成为了西汉的最高学府。来自各地的学子充斥着整座学院,因为刘福是兴汉学院的院长,所以但凡是从学院出来的学子,都可以自称天子门生。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让无数年轻学子以进入兴汉学院求学为荣。

兴汉学院并不同于以往的学府,在兴汉学院内,联系朝堂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文学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便朝堂有一天忽然人死绝了,刘福也可以从学院内找到足够替代的人,唯一的问题恐怕只是经验少的问题。

回到了长安,刘福安排了邓艾母子。邓艾被送去跟刘福的几个孩子一同进学,而邓艾的母亲则被安排在宫中担任了一个管事。虽然蔡琰等人对邓艾母亲曹氏的到来心存疑惑,但刘福不说,她们也不方便问。

而刘福此时没工夫跟自己的妻子们花前月下,命人通知郭嘉,一起去兴汉学院。得到通知的郭嘉匆匆赶到兴汉学院,发现刘福找的人远远不止一个,除了自己外,但凡


状态提示:第272章 隐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