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汉墙>第367章 龙虎斗(四十四)
意外情况,郭嘉就会派兵前来接应。

既然要打猎,刘福在做准备的时候自然要将地形摸透,而此时刘福所在的地点,正是出发之前与郭嘉等人商议过后决定休整的地方。只要信鸽回城,郭嘉就会明白刘福这里出事了。而刘福所需做的,就是坚守待援。

趁着板楯蛮在外围抵挡来袭之敌的工夫,典韦带着虎卫军在山坡下布防,至于童飞则带着影虎卫紧随刘福,随时准备带着刘福突围。与众人的紧张相比,刘福却显得要轻松许多,甚至还有闲心跟关羽猜猜来袭之敌的身份。

虽然已经有人来报说是来袭之敌是蛮人装扮,但刘福却不相信在这种时候还会有蛮人敢带人来刺杀自己。已经不是刘备还在荆南的时候了,即便是再楞的蛮人,也应该明白日后这荆南将是他刘福说了算,这时候得罪自己,那纯粹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五溪蛮王沙摩柯是当初对刘福最有敌意的,而除了他之外,其他蛮人对刘福并无恶感,相反的,随着刘福将在荆南的局面铺开,蛮人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即便不会帮着刘福对付刘备,也不会在这时候给刘福添乱。

“也不知领军之人是刘备手下哪个人?”刘福自言自语的说道。一旁的关羽闻言皱眉问道:“陛下为何认定来袭之敌就是我兄长所派?”

“因为除了他,就没有旁人有嫌疑了嘛。”刘福随口答道。

关羽一阵语塞,的确就如刘福所言,如今这世上即恨刘福不死又有能力做出这事的,似乎除了刘备就没有第二家。可关羽还是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因为如果真是刘备所派,那日后刘福要杀刘备就又多了一条理由。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只能你杀人,不能人杀你的规矩。刘备既然一心要刘福的命,那刘福杀刘备也就合情合理。

三百板楯蛮在接到刘福的命令后开始后撤,遇敌交战时间虽然不长,但板楯蛮三百人的损失却不小,三百人去了一半,不过士气还不错,还有一战之力。

************************************

魏延一直在等待,等的花都快要谢了。好不容易天可怜见,终于叫魏延等到了机会。在发现刘福落在大队之后也不急于追赶大队以后,混在人群中的魏延悄悄命人将之前分散在各处埋伏的部下聚拢,一直尾随到刘福上了高坡,手底下的人才聚齐。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魏延当机立断,带着三千人对刘福的队伍发起了攻击。只是可惜刘福命不该绝,魏延大部队行动的动静惊扰了回巢休息的鸟群,正好叫登高望远的刘福给发现了。

不过一想到双方人数差距悬殊,魏延决定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干掉刘福。就不信凭借自己手中三千精锐,会对付不了刘福身边的区区四五百人。

跟着魏延参与这次刺杀行动的主那都是胆子泼天大的主,否则也不能被魏延选中,带到这里来干这件惊天大事。三千人分三个方向对刘福所在的高坡发起猛攻,魏延人在中路,一马当先,手中无有一合之将,直到遇到了典韦亲自率领的虎卫军。

接着地利,典韦原本是准备固守的,但在看到魏延以后,典韦也看出由魏延假扮的蛮人是这伙敌人的领头人,只要能够除了他,那剩下的人不足为虑。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既然发现了击溃这股敌人的关键,典韦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就如魏延将此战的最终目标定在了刘福身上一般,典韦也将魏延视作了此战的关键。

典韦武艺出众,早年得异人传授,练就一身武艺,后来跟随刘福以后又不断与高手切磋,典韦的武艺可以说是已经大成。别看在与关羽交战时不分胜负,但若是论到陆战,典韦甚至可以完胜关羽。

由猛虎率领的绵羊会变成一群老虎,更何况能够进入虎卫军的人,那本身就是身经百战的悍卒。由典韦打头的二十人如同虎入羊群,一路所向披靡,转眼间典韦就杀到了魏延的近前。

看到猛攻过来的典韦,魏延心中一惊,也容不得他多想,典韦的双戟已经到了。魏延急忙举刀相迎,一声巨响过后,魏延的虎头刀再也拿捏不住,掉落在地。而魏延虎口崩裂,一脸骇然的望着典韦。

典韦压根就不在意魏延所想为何,见没有将魏延一招击杀,当即右手一击横扫,直奔魏延打来。此时魏延失了兵器,眼看就要命丧与此,万幸魏延亲兵甚是忠心,眼见魏延遇险,当即不顾生死的扑了过来。

魏延被亲兵扑倒在地,随即就被赶上前的属下拖向了阵后,等典韦杀了阻拦自己的敌兵再想要追赶魏延时,魏延已经人在阵后。眼看自己已经身陷重围,典韦只能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带着跟自己一起杀过来的虎卫一同杀回了高坡。

经过典韦这一次冲杀,魏延再也不敢亲临阵前,躲在阵后不断调兵,试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攻破汉军的防线,只要能够冲到刘福的近前,魏延就有把握能杀了刘福。

可想要攻破汉军的防线谈何容易。魏延高估了自己,同时也低估了对手,等到事到临头才发现事情并未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魏延有心想退,可又不舍得放弃眼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这一耽搁,汉军的援兵就要到了。得知汉军将至,魏延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声令下,带着残兵败将钻入了山林。

张燕带着白虎军以最快速度赶到,可终究是晚了一步。不过刘福并未怪罪张燕来迟,而是另一


状态提示:第367章 龙虎斗(四十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