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非和平崛起>第一百九十二节 军校授课亲登台

“吴大哥,今天讲课的这位吴宇汉可是你家的本家吗?”

“俺、俺也没听说这学校里还有个吴教、教授啊!不过能讲大课的定然是有大能耐的。”吴大舌头这会儿也已经和同学打的溜熟,早就不是刚刚进校时候的东北绺子头模样了。

枣林军校的大合堂教室里,步炮骑锱加上航空队的在校生和军官短训生都在这里等候上大课,一位刚入学的炮兵科学员正好和五大三粗一脸沧桑的吴俊升邻座,偏巧两人都是闯关东的老乡,这话匣子打开了唠嗑就停不了了,反正没有打预备铃,没有人会纠正他们。

“切,吴宇汉吴大人都不知道,还敢来枣林军校混?”一个明显是南方人的精瘦的家伙嗤笑道“这位吴宇汉大人你们不熟悉是吧?那吴宸轩吴大人总知道吧?”

“废话,这吴大人是咱们军校的山长,又是藩台大人、武翼新军的总统制,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啊。”那个东北老客也不示弱。“莫非这位吴宇汉大人是山长大人的亲族不成?”

“呵呵,你还真猜对了,这吴大人可是咱们山长的至亲至近之人。”这位促狭鬼想要捉弄他们一下。吴俊升等人还在饶有兴趣的侃大山,没注意到一个穿着武翼新军军装的身影快步走上讲台。

“肃静。”虽然没有预备铃,但是值勤学兵班长还是站起来提醒大家。大家看到讲台上的军人,打开投影灯,摊开一沓子讲稿,对送上热茶的校工点头微笑轻声道谢,似乎平易近人的很。

“吴大哥,这位穿的金领军装是不是就是武翼新军的将军服?可这红领章上没星没杠的是个啥军衔啊?”那位神经粗大的东北学兵还在跟吴俊升悄悄打听,吴俊升却没有反应过来,他总觉得这人如此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

“闭嘴”前面的学长回头低声训斥“这是咱们山长,你们这些新兵蛋*子知道个屁,咱们山长每年都要来讲上几回大课,有福气听讲就高兴去吧,你如果敢搅扰课堂,不被弟兄们打成残疾才怪。”

“啊!”幸好及时捂住嘴,这位东北学兵总算是没出丑,“我的个妈呀,这吴宇汉就是吴宸轩吴大人啊。”周围学生的怒目而视让这位瞬间变身学霸,奋笔疾书,做着记录,但是不知道这上面没开讲这位都领会了些什么。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武翼新军参加了此次日俄战争,而且战绩相当不错。”吴宸轩抬头扫视了一圈教室里的人群,微微一笑继续开讲“但是我们不过是个配角,挑大梁的还是日俄两个列强的军队。海军打的更加精彩,但是我们这里没有海军官兵,所以你我这样的门外汉就不多置喙了,免得山长我漏了怯。”

“哈哈”课堂上本来已经紧张的气氛瞬间缓解,一年级新生还在傻笑,二年级的老生们却已经悄悄开始记录,他们都有经验,下面的戏肉就该到了。

“此战中俄国陆军乏善可陈,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炮兵都是僵化的使用普法战争时期战术,那种密集的队形加上骑兵的包抄,火炮直射的掩护,这些从拿破仑时期就被用烂了的战术仍然被俄国人奉为圭臬。作为因循守旧的反面案例,俄军还是很尽职尽责的。”台下的军校生们轰然大笑。吴宸轩也笑了笑,继续翻开下一页教案。

“日本陆军在日俄战场的进攻作战也基本上只有一套战术,这次是针尖对麦芒,两个一根筋的国家杠上了。日军攻击战线时不重视火炮压制,一般在01步炮和少量重机枪的掩护下,步枪兵前出致攻击线,展开并开始压制射击,交替掩护,进入100米后步兵埋头冲击,以刺刀决定胜负。日本陆军士兵因其严格训练,在进攻作战中,仍可以保证其射击的精确性,所以日本步兵一般会埋头冲击至200米以内后,才开枪对敌方战线暴露目标进行打击。而上述01步炮、重机枪以及掷弹筒都位于战线正面进行压制,以正面突出火力,侧翼突出兵力的方式开展进攻作战。这种战术实际上已经落后,面对重机枪轻机枪装备数量略多一点的敌方部队,都会付出极大的伤亡,当埋头冲锋时遇到使用大量手榴*弹的反击,攻击往往一触即溃,而且会付出很大代价。”

“当然,咱们的大清军队的防御水平甚至连出现了三五十年的战壕战都不知,防御阵地多采取线性布置,美其名曰一字长蛇阵,其实是缺乏纵深,也没有强大的预备队用于反击或围歼突破之敌。如果日军不惜伤亡,攻破一点后,这战线就处于整体崩溃的地步,一字长蛇变成了一字死蛇。而此时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大清军队的溃败,而不是因为日军强大造成的,因此即使是面对甲午战争中日军兵员素质最优秀的常备师团,大多数清军也只有被击溃,而极少有被全歼的战例出现。我们可以假设,是武翼新军的部队在汉城防御,以我们的装备和训练,加上堑壕战中防守方的巨大优势。在这样的防御中,只要领兵将领调集了轻机枪、毛瑟自动手枪等自动火力和手榴*弹的敢死队利用夜间等实现不佳的时机进行反击,往往都能将日军从战线中赶出并给日军较大的杀伤。毕竟日军虽然善于拼刺刀,但面对不拼刺刀的自动火力,缺乏有效的抵御措施…”

这样的一堂课,根本没有什么大纲,吴宸轩完全是想到哪里就讲哪里,而大多数军校教官都是照本宣科,这让很多第一次听山长讲课的新生很是新奇,不过课后作业就要头大了。不知不觉中两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二节 军校授课亲登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