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穿越之重塑盛唐>第九十三章 一休

第九十三章 一休

“王晏球年纪轻轻,却和成年人一样,能够使得动如此沉重的兵器,看来力量不小啊。”

这句话的声音很大,站在海无影左边的杨复恭听得一清二楚,笑道:“皇上,这少年双臂之力恐有千斤,在测试力量的项目中,他的爆发力可是名列第一的,比起韩桐、张建林、郭云昭等人都要略胜一筹。”

海无影赞道:“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杨守立小声道:“岐墨大师,你觉得这两人何人能胜?”

岐墨同样小声道:“我看好王晏球,除非张建林的刀法远胜于他。不过,这两人的刀法怎么也比不过杨大人的。”

“皇上,如果属下所料不差,王晏球应该师从一休大师。”陈抟似乎知道海无影不了解此人,继续传送道:“一休大师乃是三十年前江湖上著名的大和尚,据说此人出自少林,由于好酒肉,被少林除名,之后便四海为家。一休大师武艺高强,生平有三大绝艺,一是箭术,二是力大,三是酒量,因此也被尊称为三绝大师。当时,帝王谷有一前辈曾经见过大师,言及其力量修行法和力之极致有相通之处。”

“一休?”海无影暗自说了句,一下笑出声来。

此时,王晏球和张建林已经斗在了一处。

数合之后,陈抟将解说词传送给了海无影:“张建林所使的刀法叫做梅花刀法,这套刀法共计七七四十九式,是眼下颇为流行的刀法之一,其特点是灵活多变,易学但是难精,从前面的几招来看,这张建林当有七分火候。王晏球的刀法则颇为怪异,属下未曾见过,倒是有点像厨师切菜切肉的技法,这,这或许是一休大师自创的技艺吧。”

有了陈抟的解说,海无影似乎也能看出些许门道。

刀为“百兵之胆”,是中华武术中最为重要的器械之一。从古至今,练武之人以刀为兵器者最多,特别是在唐朝时期,随着冶炼技艺的成熟,横刀和陌刀更是成为了唐军士卒的主要武器。

和剑法不同,刀法的基本要诀主要为扫、劈、拨、削、掠、奈、斩、突这八种。当然,在如此快速的争斗中,海无影是看不清的。

与第一场比试的情况基本一致,只是双方的用时少了许多,在第四十五回合时,张建林无法抵挡住王晏球怪异的刀法以及瞬间的爆发力,遂弃刀认输。

张建林离场后,杨复恭大声宣布道:“第二场比试,王晏球胜,最后一场比试由郭云昭对王晏球。”

休息片刻后,郭云昭和王晏球开始了最后的角逐。

尽管海无影没有明言,但在场之人都知道,今科的武举状元应该就在这两人中间产生了,而这场实战比试的结果或许就会成为最终名次的依据。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因为长矛使用不便,从晋代起,军中就开始逐渐弃矛用枪了。宋代以后,长枪便已彻底取代了长矛,到了明朝,各家枪法相竞争艳,可谓到了冷兵器时代长枪的鼎盛时期。

“枪法的变化之多远胜于长刀,其主要技法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随着郭、王争战的白热化,陈抟简单地将枪法要诀告诉了海无影。

郭云昭率先抢攻,其枪长七尺半,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王晏球则是舞动大刀,见招拆招,看似全无章法,却又每每在关键之处挡住了长枪的进攻。

在试探性地交换了数招后,两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尤胜前面两场。二十余合之后,只见场上枪影横斜,刀光浮动,哪怕是从服饰的颜色上,海无影也分不清谁是谁了。

陈抟的解说并未停止,海无影的感觉就像是在听广播似地,闻其声而无法看清图像。

“果真如此。这一休大师不亏是天纵奇才,竟然将烹饪刀法用于实战,平刀法,斜刀法,直刀法,剞刀法,剁刀法,交叉切刀法。只是不知这套刀法之名,日后倒要向王晏球请教下。”

“五十回合了,两人仍是旗鼓相当。郭云昭年长,实战经验要比王晏球丰富得多,看来要到八、九十合之后,两人才能分出胜负了。”

海无影直看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两人已经大战了多少回合。

斗到酣处,郭云昭枪法一变,使出了郭家枪法中的绝技--梨花十三式。顷刻间,只见梨花点点,好似朵朵梨花盛开,向对手扑面而去。王晏球虽然年轻,却也丝毫不慌,挥舞着手中大刀,以刀之重力针锋相对。

片刻后,陈抟继续传送道:“王晏球刀法虽妙,却还需改进,其烹饪刀法在对敌时尚有不少缺陷,比如,刚刚这招交叉刀法后如果接着来上一招斜刀法,效果会强于现在的平刀法。。。。。。。而其极致之力也还未窥入门径,否则便不会被郭云昭的梨花十三式压制住了。。。。。。对了,应当是一休大师并没有想到这套刀法会用在实战中,或许只是一时之兴起,并未仔细深究之故吧。”

陈抟的猜测大致不差。当年,一休大师的武学本已化境,这套所谓的烹饪刀法乃其兴起而创,并没有将它当做一套完整的对敌刀法,所以,这套刀法未曾成熟。而且,王晏球所学主要是以箭法为主,对于这套刀法的认识也就未得其中之真味了。

“差不多了,郭云昭已是胜券在握,十招之内,王晏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一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