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让牵引战车的战马作为骑士部队的伪装,项羽自然是知道这一点还是不足够的。
但是他想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让项庄来代替他作为主帅,打起自己的旗号,吸引秦军其他部队的注意力,然后寻找机会,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士,发起对张嘉师麾下部队的突袭。
一开始,项庄并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这样的战术很是危险。
但是项羽对于自己的堂弟,可是用了很是恳求的语气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庄弟,此乃我们项氏一族的最后的生机,若是孤兵败,秦狗自然不会放过项氏一族。要知道我们在棘原杀死了太多的秦狗。”
项羽的话,让项庄陷入沉默当中。
说实话,他对项伯以及项佗居然会献出彭城投降张嘉师,事实上也很是愤怒以及疑惑。
因为在他的心中,他的想法跟项羽差不多,那就是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张嘉师自然不会再留下他们这些项氏族人,一定会斩草除根,让项氏一族成为历史的尘埃。
要是张嘉师知道了项庄的想法,就会没好气的白了项庄一样,自我吐糟:“我张嘉师的诚信还不至于这么差劲吧。我就这么让人无法信服?”
不过,就算是项庄知道了张嘉师的想法,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毕竟对于他而言,就算是张嘉师不会杀死他,他还是会选择继续跟随项羽的道路。
项庄,作为项羽麾下的武将一直追随项羽南征北战,最后在乌江边战死项庄是故楚大将军项燕的第三个孙子,而项羽是项燕的二孙子,项庄跟项羽是兄弟关系,至于是不是同母亲兄弟就历史没有相关记载。
还有一种说法,项庄是项羽的堂弟,但是这种说法的可信度相当低,毕竟项庄在年级上小项羽不少,而从项伯等项梁兄弟的情况来看,项庄不可能是项伯的孩子,而且项羽父亲项超早死,项梁的孩子也不会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楚军将领的身份,所以项庄更多是项羽的族弟,而非近支兄弟,更加不可能是项羽的亲弟弟。
但是这也无妨项庄在史书当中留下一道浓厚的记录。
在《史记?项羽本纪》当中,有这么一个记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而有一个成语,则是直接描述了这个记载,那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而关于项庄的传闻,说项庄是位剑术家,师从项梁,精通多种武艺特别是剑术。
至于项庄是怎么死的,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事项庄被项羽命令从军营当中,混在逃离楚军当中,离开营地,至此下落不明。
第二种则是项庄是在乌江边上的那二十八骑士之一,战死在乌江边上。
这两种说法,事实上都有可能成为了项庄的归属描述。
但是项庄的威望并不足以完全代替项羽继续统率这一支大军。
在项羽率领五千骑士趁机离开了营垒之后的第七天,一个跟随项羽作战的项家将领,不服从项庄的命令。
双方甚至是发生了猛烈的争执。要不是因为景氏的出面制止,项庄甚至还会跟对方大打出手。
这一次作战,项羽并没有让景氏随行,而是让项庄等人照顾好景氏之后,才率军出发。
但是项羽都没有想到,他还是做错了一点,那就是他不应该将这么一个重担,就这样放在项庄身上。
项庄在性格上还是有些优柔寡断,在鸿门宴上,舞剑的项庄其实非常难受。范增和项伯一个是军师,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项羽认下的亚父,一个是本家叔叔,一个坚持要杀刘邦,一个挺身而出保护刘邦,而最高领导项羽则面无表情。
项庄进退两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诱激怒刘邦对自己发火,从而借口刺杀刘邦。让项庄更难受的是,出于接受范增命令的考虑,如果项羽和范增二人不下令停止剑舞,项庄必须继续演下去,一边要演出更多的剑招,一边要做出更多引诱刘邦发怒的行为,这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项庄还需要注意自己不要误伤到项伯这个族叔,这其实是让项庄更加是无所适从。
可以说,鸿门宴的失败,假如说项羽是罪魁祸首,那么项庄自己不够果断,也需要肩负一定的责任。
毕竟要是真的杀死了刘邦,有范增的担待以及项羽的信任,项庄的处罚也不会太重。
当然,范增自己的计算有误,也许也是导致项庄思考问题有所偏差的关键所在。
……
而在之后,就算是项庄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那就是这个跟他有了争执的项氏族人,居然会在自己的营帐当中痛骂项庄。
这让陈平麾下混入到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