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将全国土地私人买卖方针改变为不允许私人买卖。
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
不得不说一点,王莽在想出了这两个方针,并不是一时兴起。因为这个时期的大秦帝国虽然已经将土地国有制度作为根本方针。但是豪商与大地主阶层的土地收购方针依旧出现了相对而言的土地兼并现象。不少因为土地收购或者强卖行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同样也成为了眼下大秦帝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隐患。
但是么,可以说在这方面,王莽所遭遇到的反对,是非常激烈的。
因为在大朝会上的绝大部分官僚已经成为了土地买卖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轮回:
在张嘉师原来所在的历史当中,在王莽的王田、私属制提出之后,便遭到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一部分地主、官僚甚至举兵反抗。汉徐亭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真定地主豪强也在刘都的率领下举兵反莽。
朝廷内部一部分原来追随王莽的人也提出异议:井田虽圣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
在朝野一片反对声中,王莽不得不在始建国四年(公元11年),即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而在这个时空当中,王莽的建议得到的是很强烈的反对。但是出乎很多人意外的事情是,嬴秀很是“好人”的提出了一个倾向于王莽的建议:
“丞相此举确实是利于大秦,但是出于诸多文武的强烈反对,朕认为,丞相何不仿效定武王,在小范围推行这两条政策,以观后效?”
王莽对于嬴秀的这一条“橄榄枝”,可以说一时半会之际都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等到王莽反应过来,已经太晚了。因为嬴秀的不安好心提议,已经得到了不少非王氏家族或者是其党羽的文武赞同,这些人还没有等王莽的党羽们反应过来,就赞同嬴秀的建议,希望王莽能够在一些地区实行这两条改革。
好吧,王莽以及王氏家族或者是依附王氏家族的党羽们,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不作不死的实际下场。
因为这些被认为合适推行改革的地区,基本上就是王氏家族以及其他党羽的实际势力范围。
这么一个下场,自然不会好看得去什么地方。
……
王莽以及王氏家族的主要控制区,在赵郡以及齐国故地一带。
在实行了这两条改革之后,两个地区的情况很快就恶化,甚至是演变出规模不算太大,但是足够震动朝野的延绵民变。
在经历了苦苦两年的支撑之后,王莽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两条政令的推行,而是一切恢复旧况……
当然,王莽在这一次经历过惨重的失败之后,自然是不甘自己如此失败。
嬴秀不得不承认,若是王莽就此收敛一番,他一时半会都还不会有什么办法解决王莽以及其背后的王氏家族。毕竟王莽的处境还不算是太差……
但是么,王莽的第二次作死,也就是在公元19年的大朝会上提出的币制改革……
在张嘉师所知道的历史当中,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在这个世界当中,王莽提出了一点,那就是民间私自铸造的铜钱已经影响了正常的钱币流通,若是此情况继续恶化,必然会出现以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国家信用下降甚至是破产的事情。
若是想直接改变此情况,不如仿效周景王发行宝货,维持国家在良币上的权威性。
(王莽币制改革时期发行的各种货币通称宝货。《汉书?食货志》说:“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指造钱所用的五种质地,即铜、金、银、贝、龟甲。六名,指六种货币名称,即泉货、贝货、布货、龟宝、银货、黄金。品指等级,六种货币各分若干等级,总共有二十八个等级,即二十八品。王莽的宝货制离奇古怪,使人头昏眼花,结果是“百姓愦乱,其货不行”。当时实际流通的钱币只有值一文的小泉和值五十文的大泉。
而最为著名的宝货则是金匮直万,该钱币铸造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由王莽铸造;形制特殊,犹如一把打开财富宝藏的金钥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2。6厘米,面文为“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部为正方形,边长为2。5厘米,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顶部有“天府”二字,周身柔润,背面顶部有“蟾宫”二字,该版目前仅见一枚。
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