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北美大唐>732.第732章 727 瓜分瑞士

在华沙协定正式签订后不久,人们认为欧洲的和平最终到来,欧洲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事实上,快速发展是没有错的,欧洲在之后一段时期取得的建设成果,比过去一个世纪还要多。但战争从来没有远离。

1795年夏季爆发了一件大事,瑞士的国革分子由于持无神论并公开宣扬无上帝的国际主义哲学思想,被瑞士联邦当局抓捕,国革分子在苏黎世、伯尔尼等地发动了抗议活动,却遭到了瑞士联邦军队的镇压。

这引起了大唐方面的强烈不满,法国和德国也在事件中发出了强硬的声明。而无脑的瑞士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这是本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的论调。

只是瑞士实在挑了一个非常差的时间点,欧洲大战虽然结束了,但是各国的军队没有被完全遣散,而隶属于唐军指挥的军团更是如此。在之前战争中并未有多少表现的法兰西志愿军团,此时就在距离瑞士不远的巴伐利亚。拿破仑从去年开始就在这里训练八万被法国变相放逐的法兰西士兵。

不久之前,驻欧唐军刚刚将大批武器装备和补给送到了法兰西志愿军团,训练也算是卓有成效,这时候瑞士的变乱,几乎是把自己往枪口上送。

白南授权法兰西志愿军团,进军瑞士,停止那里的对革命者和无辜人士的迫害行动。

拿破仑对此决定求之不得,只有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才能获得更大的名气。他知道自己不会一直蹉跎在大唐的外籍军团中,有朝一日他能够回到巴黎,去夺取属于自己的荣耀。

拿破仑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攻入了苏黎世,这个时候瑞士知道害怕了,希望屈膝求和。但显然这时候法国和德国都从中看到了好处,法国和德国默契的小规模出兵,同时攻入了瑞士。在一个月的时间中,瑞士全境被攻陷,大量的反革命分子被处决和流放。

而在大唐的默许之下,德国和法国瓜分了瑞士的德语区和法语区。同时大唐授权“意大利人”拿破仑在瑞士南部的意大利语区建立提契诺自治共和国,首府卢加诺,拿破仑出任自治共和国执政官。

很多人其实很自然的认为欧洲国家都是民族国家,也就是有一个主体民族,使用单一语言的国家。但实际上由于复杂的历史问题,欧洲不单单存在法国、德国、西班牙这样的主体型的民族国家。严格来说,英国是由盎格鲁萨克逊人和凯尔特人组成的,当然人口上还是英格兰人占比较大的优势,但实际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并不少。

比利时是由说法语和说荷兰语的两个民族共同建立的,这个国家也有两个语言区。

同样地,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谓的瑞士民族和瑞士语,这个联邦是由一些个诸侯推动建立的城邦而联合组成的永久同盟,在三十年战争之后才取得真正独立。中世纪晚期的瑞士军事实力不容小觑,瑞士雇佣兵也创下了偌大名头。

这个联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苏黎世、伯尔尼等原本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是德语区;弗里堡、瓦莱等地则是法语区;卢加诺等阿尔卑斯南麓地区则通用意大利语。

在这种情况下,强国们按照语言区瓜分土地似乎变得容易了起来。历史上拿破仑就曾经灭了瑞士联邦,在此地建立了傀儡国海尔维第共和国。

民意上,认同法德这样的强国的瑞士国民比较有限,他们大多还是希望维持比较自由自治的联邦体系,不过随着法国的革命和大唐的国际主义思潮的传入,很多瑞士人都激进地认为应该废除********的国家体制。

瑞士被吞并,虽然引起很多瑞士国革成员的不满,不过弱国是没有选择权的。瑞士虽然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但被大唐武装起来的法兰西志愿军团的实力实在不是连老式纸壳弹步枪都没有装备全的瑞士军队可以反抗的。瑞士能够在长久以来幸存于欧洲体系中,主要得益于其中立政策。可是这次对国革动手,无疑是重大失策,导致了联邦的毁灭。当然白南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唐会不断推行国际主义,而跟瑞士的政治和宗教氛围显然冲突,即便在国际政策上瑞士是中立的,但也逃脱不了被毁灭的结局。

在拿破仑成为提契诺自治共和国执政之后,这位不甘平淡的军事天才向大唐总统白南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足有四十多页,都是拿破仑亲笔写成。

拿破仑在信中表示,欧洲正在经历重大的变革,自由和民主的潮流席卷大陆,而民族主义也正在上升。德国的统一、波兰的复国,都得益于大唐的支持。拿破仑称,现在他成为了提契诺的“国主”,心忧于意大利的兴衰,他认为没有理由将一个曾经诞生过灿烂文明的国度排除在世界大潮之外。而现在意大利群雄并立,腐朽的教会势力也阻止着新时代文明的发展。

拿破仑认为,只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革命性的意大利,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大唐最为有利的。他站在大唐的角度,称法国、德国和波兰已经为大唐提供了西欧和中欧的战略支点,北欧也有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唯独在南欧、在地中海,大唐缺乏这样的支点。拿破仑希望,大唐能够支持他带领法兰西志愿军团杀入意大利,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成为大唐的坚定盟友。

在看完这封信的时候,白南居然生出了“你说的好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的念头。

虽然拿破仑已经被


状态提示:732.第732章 727 瓜分瑞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