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正文小厮告诉教授,“他们还在施行奴隶制度,抢来的东西基本上都归了贵族,而且他们不会种地,粮食一直紧缺,他们还十分野蛮,没了就再去抢,现在不能抢了,自然就穷了。”
顾谢则说,“我一直高高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当初听说夫人要雇用狄人,我是一力反对,现在看来,还是夫人有远见卓识啊!”为什么大楚那么多人,都不敢像清露这么算账,最重要的原因就在雇用狄人这件事上。
先别说这些粗野的狄人会不会听话了,就是西北当地的驻军和朝廷会不会配合,那都是很不好说的,虽说朝廷没反对这么做,但朝廷也没为此做出任何的保障,不是吗?
这种情形吧,和当初秦怀恩在露城开马市时,非常相似,说白了就是,不出事儿,怎么都好说,一旦出了事儿,主事儿的人先别说赔多少银子了,能不能保住脑袋,都很是个问题。
其实清露给潘凌峰的那些干股,才是实打实的保护费,用这样的方法铺路、建城,风险极大,对西北驻军的要求也很高,想来就算是以潘凌峰之能,但凡换个人这么做,他也不会愿意的,一定会直接给朝廷上折子,先把责任推卸出去。
所以,西北的建设,只能由清露和秦怀恩来完成,当然了,要是舍得投入的话,朝廷也可以做这个事儿,关键问题不是朝廷没有这么多的银子么!
和狄人打惯了仗,做惯了生意,甚至早就把狄人当伙计来使唤过的露城军,并不关心狄人的问题,话说,他们和狄人的这种关系,还真够复杂和奇怪的,可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后,到了现在竟然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
西北人不懂得,这是清露有意而为之,并早就预见到的现象,它在现代的历史教科书上被叫做“民族融合”。
等狄人和大楚人越来越多的一道工作,他们就会自然地相互影响,相互通婚,最终诞下越来越多像秦怀恩这样的混血儿,很可能有那么一天,会产生一个新的民族,再或者,两个民族已不太容易区分了,到了那时,真正的和平也就来到了。
现在露城军最放心不下的,反倒是王府修的这两条路,大头跟在顾谢身后,一连声地问,“顾大人,你说这路修得特别宽也就罢了,从塞坎来露城的人本来就不少,往后一定会更多,可在路的两边建上那么多的房子,那能卖得出去吗?”
就算是对清露有信心,可这么多的房子想要卖掉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大头觉得太压钱了,再说,修路就修路呗,为啥非得从塞坎往露城修呢?
大头觉得最省钱,最快速的方法是直接从露城往清城修,要知道,清露可每天都负责付露城干股的差额呢,那早一天建成清城,清露不就能省些银子吗?要叫他说,连路都不用修了,直接建城才是对的!
顾谢告诉大头,“地方大了,来往的商人自然会越来越多,这个来往说的可不只是大楚的商人,你看着吧,等到清城建好了之后,不仅狄人做生意的会越来越多,还会出现很多来自西域,甚至更远地方的商人,到了那时候,这些房子,不仅不会剩下,还得有人争着抢着要来买!”
现在是刚建,其实清露的打算是,只要路修好了,这些房子就会有人来做生意,到了那时,将士们看到效益了,干股置换就立即开始,这才是最快、最节省干股差额的办法,只不过现在生意没做起来,这话顾谢是不能说的。
“哦哦,”大头还是不明白,本来他对做生意也不太在行,既然提醒到位了,索性放下了这个话题,“那旁边的那条路,又是做什么的?这高……”他真想不明白,这好端端的为何修路要一下子修两条,每条还都那么宽,真是吓死人呐!
顾谢接口道,“高速路,是夫人想出来的新玩意儿,意思就是特别的快,夫人还想在这高速路上收过路费呢!”
“乖乖,还要收过路费,这……”大头觉得自己的脑子实在是不够用,决定再也不问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因为有了大量狄人的参与,西北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宽阔得不像话的两条道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露城开始,向塞坎延伸着,西北人对狄人的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先是怒目而视、小心防范,到后来的见怪不怪,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说几句话。
狄人同样如此,他们从开始时的心惊胆战,为了赚粮食而冒险,到后来的越来越发现大楚人的生活比他们的要好,想法设法地多在大楚人区域留上一阵子,多赚些吃喝乃至银子。
当然了,矛盾冲突也还是有的,不过因为事前早已说定,狄人只负责将建筑材料保质保量运送到指定区域,除了露城,不许入城,不许进入大楚人的村落,西北官兵又严加防范,所以并没惹出什么大乱子来,总体来讲,过度还是算是很是平稳的。
王府这面工程进行得很顺利,朝廷那边,却遇到麻烦了——和狄人的谈判非常不顺利。
“咳咳,这个……和我在西北的建设,没有关系……吧?”听说朝廷因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清露心虚地问。
秦怀恩照例默不作声,几位王府教授则各抒己见,有说有的,有说没有的,一时间委决不下。
清露雇用狄人,一方面加快了两个民族或者说两个国家间的融合,使得民间,尤其是一向是侵略一方的狄人民众,厌战情绪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