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第97章 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18)

一个英文说得不太好的年轻女孩,在20世纪30年代离开战乱的祖国到美国读书,在40年代成为举世公认的杰出物理学家,进入世界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工作,奠定了她在世界物理历史上不朽的地位。她是诸多诺贝尔奖得主推崇的传奇女性,他们认为,吴健雄对人类科学的贡献更胜过居里夫人。

感恩开明的父亲

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浏河镇,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烟雨蒙蒙。她的父亲是一位开明人士,曾在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参加了蔡元培先生主办的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爱国学社,并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参加上海商团。过去的中国人起名字讲求辈分。吴家人依“英、雄、豪、杰”四个字给孩子起名,吴健雄是“健”字辈,排行老二,故得名健雄。父亲希望她不让须眉,胸怀男儿志,积健为雄。

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对女儿有很大的影响。他自己动手装了一台收音机,让吴健雄听到无线电广播的声音,还为她买百科小丛书,给她讲述科学趣闻,这些都在吴健雄的心田播下了喜爱科学的种子。

当时很多人还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开明的父亲却鼓励女儿上学读书。吴健雄七岁时便进校受启蒙教育。父亲在课余常带女儿出去玩,寻觅家乡的历史古迹,向女儿讲述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下西洋的故事。

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吴健雄提到父亲对她的一生的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正是在开明父亲的鼓励下,吴健雄学习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并走进了大师们的学堂。

让老师激动的女孩

在苏州女师读书时,吴健雄第一次聆听了胡适的演讲。胡适的讲题是《摩登妇女》,他的话语让坐在台下的吴健雄眼界大开,当得知胡适第二天在东吴大学还有一场演讲的时候,吴健雄又到东吴大学再次聆听。胡适对社会改造、对新时代妇女的见解,让吴健雄“思绪澎湃,激动不已”。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的成绩从女师毕业,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但当时规定要教书一年才能入学,她就跑到上海的中国公学读书。那时胡适并不认识她,只听说过她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有一次历史考试,胡适担任监考老师,他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两个小时就答完了题,第一个交卷。胡适浏览了一遍她的试卷,十分满意,就把卷子送到教务处,正巧遇上另外两位老师,胡适兴奋地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学生,对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能理解得那么透彻。”胡适决定给她100分。那两位老师也说有个女生十分聪颖,常得满分,当三个人各自把那位女生的名字写下来,一对照,写的都是吴健雄。

从此,胡适对吴健雄寄予了很高的希望。1936年,吴健雄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博士,到美国参加哈佛大学三百周年纪念演讲之际,胡适还专门去看望了吴健雄,并给她写了封长信,“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珍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量”,“你的海外驻留期间,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大,使见解高明”。谆谆之诲,殷心可鉴。

比居里夫人更优秀

“中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评论吴健雄的中国情结时说的话。

吴健雄的大学时代正是民族危亡的时期,她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几乎是足不出户地用功看书。但是她也没有忽略国家大事。在读大一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莘莘学子愤怒了,纷纷拥向街头游行示威。物理系同学推荐品学兼优的吴健雄做游行请愿的领头人,她当仁不让。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偶遇同学,看到对方处境窘迫,吴健雄硬是拉着她的行李搬到自己家中,给她腾了一间宽敞的房子,并且出双倍的价钱买这个同学的画作。由于她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和出众的人品,很多人总是拿她和居里夫人对照,有人评价说:“吴健雄在各方面的表现,更甚于西方的居里夫人。她不只教学,她在管理、领导上展现的才能,提倡两性平权的见识,令人如坐春风的处世风格,实在叫人折服。”

虽然在物理学上成就突出,但她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人都为此抱不平,为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对东方女性的偏见而呐喊,但她本人并不介意。十多年后,以色列人设立了沃尔芙奖,专为那些应得而未得到诺贝尔奖者而设,吴健雄是该奖第一位得主。

吴健雄平时以俭朴著称,但为设“吴仲裔奖学金”,她捐出近100万美元巨款。1992年,四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在中国台北发起成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要给八十华诞的吴健雄一个惊喜,她一再婉拒。吴健雄说:“我不喜欢出风头,做研究是我的本分,我只是运气好,成果还不错而已,不要以我的名字成立基金会。”

吴健雄如是说:

不要因为你家的碗没有洗,就不去做实验。

画外音:

在平时的生活中,她是一个温柔的女性,但是在科学上,她是一个严格要求的学者。一个女性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事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人。

吴健雄小档案:

国籍:美籍华人

<

状态提示:第97章 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1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