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二十一章2兵贵神速

彭云鹏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于1977年开始自己创业,几乎是白手起家,仅用了10多年时间,他创办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便成为印度尼西亚屈指可数的几家大集团之一。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资料,他的财富现已超过45亿美元。

彭云鹏的业绩实在令人瞩目,经济界人士认为其发展秘诀贵在神速。

彭云鹏之所以于1977年创立胶合板厂,是看准了当时世界市场胶合板紧俏。而印度尼西亚巴里多岛盛产木材,自己又有胶合板生产技术和销售关系,因此,他迅速把工厂扩大到68条生产线,使其胶合板产量不仅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而且在世界上居首位。为了确保胶合板生产所需的木材,彭云鹏又以速战速决的战术,在印度尼西亚申请到500万公顷的森林特许伐木权,另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10万公顷的特许伐木区。

为了适应庞大的伐木业及夹板制造业的需要,彭云鹏果断地设立了180多家相关配套公司,包括运输公司、贸易公司、金融公司、酒店及房地产公司等。为了充分发挥开伐木材的作用,他又伺机成立了造纸厂,这一造纸厂是与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的儿子合作的,共投资1.6亿美元。由于有特殊的人际关系,该项目很快就建成了。

彭云鹏早就懂得“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的哲理,他乘着自己业务迅速扩大之势,及时地向国外拓展。他通过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机构,开展胶合板、纸张的销售及进行各种投资、筹措资金等活动。1993年,他与林绍良联手购入华裔富豪谢建隆的阿斯特拉国际的部分股权,他占股达20%。之后,他又与郭鹤年联手,投资1亿美元于新加坡的圣陶沙游乐场。

1993年年底和1994年,彭云鹏将其属下的巴里多太平洋木业集团等上市,加上其所属的阿斯特拉集团控制的3家上市公司在内,彭云鹏在印度尼西亚本土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值超过60亿美元。

财富精点

俗话说:“兵贵神速。”在当今这个节奏快得让人“吐血”的竞争时代,提高做事的速度和效率,无疑是独立潮头的一**宝。


状态提示:第275章 2 兵贵神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