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二十七章少年也能出将才:大学生的赚钱故事

在校就读时,他们就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凭着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习期间获得的经验,执著不懈,找到自己事业和人生的基点,进而拓展出一条条属于他们自己的洒满阳光的路。

第二篇第二十七章1人穷路不短

吴轼在温州土生土长,那年高考,他以全村最高分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因为家穷,他一到北京就开始琢磨做些生意,补贴学习和生活费用。温州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吴轼也具有精明的头脑。一个学期之后,吴轼对北京的服装行业有了相当的认识,便决心做一回“倒爷”。寒假结束后,他便与一些产品滞销的服装厂联系,由他捎上两个旅行袋的牛仔装,拿到北京投石问路,探探行情。

等两个旅行袋的牛仔装全部售完,一清点,居然有1多元,扣除应支付厂家的成本,净赚1000元!牛仔裤的平均获利率在120%以上。

吴轼在第一次推销别人产品的过程中就尝到了甜头,尤其是厂家的滞销产品,只凭老乡关系,就可以先货后款,卖完了结算。这不是无本生意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决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干一场。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查之后,吴轼对服装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便以小老板的身份同商贩们侃起生意来了。他还特地花钱,印了一盒相当精致的名片,打上家乡温州某某服装加工厂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的头衔。这一招果然奏效,他不仅从这帮服装倒爷们的口中挖出了不少信息,还同一位财大气粗的摊主联系上了。二人一拍即合,合伙联手大批特批牛仔服。

吴轼以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同摊主谈服装的款式、价格、数量、发货时间等。一切都谈妥,签订了供销合同之后,吴轼便发电给温州那家服装厂,要厂里火速发货过来,越快越好。服装厂没料到吴轼有如此神通,喜不自胜,当即发了大批牛仔装。货到了,吴轼便拿着提货单和供销合同,找到摊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吴轼便大大赚了一笔。而这批牛仔装,因为设计与众不同,做工也相当考究,一上摊,就被众多小商贩一抢而空。那位摊主也称吴轼有眼力,表示愿意继续合作。

这一笔生意,吴轼就赚了几十万元。

财富精点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就成了款爷确实是值得自豪的事。穷则思变,这使吴轼走上了致富路,“变”就叫人穷路不短。


状态提示:第355章 1 人穷路不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