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中国历代疑案解密>第119章 深埋地下 《兰亭集 序》是否成陪葬物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是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国宝珍品,其是否还在世上,仍聚讼纷纭,难有定论。宗将王羲之的作品视为珍品,十分喜爱,那么《兰亭集序》真迹会不会藏于唐太宗昭陵墓内呢?如果是真的,后来盗墓者是否将它偷走或是毁坏了呢?也有人说《兰亭集序》并没被唐太宗带走,而是被武则天据为己有,并带进了自己的陵墓,真是这样的话,或许它还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兰亭集序》的书法十分优美,最有特含了17个“之”字,且写得千姿百态。一般的书法家在写同一个字时,笔法和形态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也是它的珍贵之处。东晋永和二十九年,王羲之在绍兴市兰亭与一些文人骚客饮酒作诗,庆祝禊节,那天共得佳作37篇,王羲之为该集书写了序言。当时他喝得醉昏昏的,信手写来,酒醒之后惊奇地发现这17个“之”字,潇洒流畅、千姿百态,可谓是绝代佳作!相传之后他又多次复写《兰亭集序》,但怎么也写不出原来的样子,因此他十分珍惜,将它当作了传家之宝。若干年后传到第七代子孙智永手中,但智永出家当了和尚所以无后,只好把《兰亭集序》传给他的一个热爱书法的弟子辩才。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四处购求王羲之的遗作,当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下落后,便去找辨才,可辨才却否认《兰亭集序》在他的手中。唐太宗想了一计,决定智取,他秘密召见了智慧超人的肖翼,把自己收藏的两件王羲之真迹交给肖翼,让他以此为诱饵把《兰亭集序》搞到手。肖翼有意地去接近辨才,慢慢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常常一起喝酒谈论书法艺术。一次肖翼将辩才灌得迷迷糊糊,他拿出了两件王羲之的真迹,吹嘘这是当今最好的王羲之珍品,辩才和尚说:“不对,最好的是《兰亭集序》”肖翼故意说:“兰亭集序已毁于兵火,现在只有我这两件才是最好的。

”和尚一激动说:“什么呀!《兰亭集序》就在我那里,你不信,我带你去看。”说着便将肖翼带到了藏着《兰亭集序》的庙堂梁下,并从秘密洞穴中取出了真迹。肖翼又说这个洞穴很保密,想把自己的两件珍品也放在这里,以免他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丢失,老实的辨才和尚便同意了。此后肖翼和辩才愈加亲密无间,同其他的和尚也都混熟了。一次他得知辩才外出做法事去了,认为时机已到,就借口到庙里取东西,窃取了《兰亭集序》瑰宝。辩才回庙后听说肖翼取过东西,便心生疑虑,连忙搭梯子去梁上查看,发现真迹已丢,一口气没上来,从梯上摔了下来,气绝身亡。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大加表扬肖翼,亲赐御酒一杯,肖翼一口喝下,他万万没有想到唐太宗为了保守秘密,在酒里下了剧毒,肖翼当场身亡。

传说唐太宗临死时,曾叮嘱太子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可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没有随葬。到他死的时候也立下遗嘱要将他收藏的全部书画,最重要的是《兰亭集序》一定要放入他的棺中,而武则天又“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也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所以《兰亭集序》应该是在武则天的棺中。

但不论这个故事多么有声有色,都只是一个传说,那么揭开《兰亭集序》下落之谜的关键还是在乾陵的发掘上。但昭陵曾被人盗过,不知道《兰亭集序》是否会幸免于难,或者是已被盗走,流入了民间。不过乾陵从未被盗过,所以从这里找到《兰亭集序》的希望还是较大的。但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探,乾陵有可能已经透水,如果是真的,那么墓内文物将会大部分损坏。陕西省曾不止一次地向国务院申请发掘乾陵,但一直未获批准。主管部门认为,以当前国内的文物保管技术水平来看,还不能确保出土文物能够安全地保存下来而不致于一出土就化为乌有,应该吸取北京定陵及其他一些古墓发掘的深刻教训,在技术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应妄动乾陵。在没有发掘唐太宗和武则天的陵墓之前,《兰亭集序》真迹的下落将无法下定论。


状态提示:第119章 深埋地下 《兰亭集 序》是否成陪葬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