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中国历代疑案解密>第43章 千刀万剐 被冤枉致死的明朝大将袁崇焕

和岳飞一样,袁崇焕称得上也是备受后世人景仰的少数几个英雄人物之一。/然而,在乾隆在位之前,袁崇焕的结局是悲惨的,尽管他有着对大明王朝的赤胆忠心,但是换来的不仅是皇帝的猜忌,而且还遭到民众的唾弃,甚至其肉都被民众吞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袁崇焕抗击清兵、保家卫国的壮举,成为乾隆为其翻案之后几百年来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凭借着满腔热血和一片赤诚之心,在当时那个奸臣乱国的年代,袁崇焕硬是打退了清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为腐朽不堪的大明王朝扼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善于作战的杰出将领,却落得个被凌迟的下场,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感慨和叹息。关于袁崇焕的死,没有太大的疑义,无论史学家还是民间的传说,都认为是被皇太极离间计所杀。事情的经过,还得从努尔哈赤说起。

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拖死后,其子皇太极继承后金的汗位。公元1629年,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绕过袁崇焕的宁远和锦州两个防区,通过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皇太极的这一奇招大大出乎袁崇焕的意料。在得到皇太极即将进兵北京的消息之后,他心焚胆裂,愤不顾死,急点九千兵马,日夜兼程,终于在皇太极之前赶到了北京广渠门外。但是,由于走得太急,部队粮草根本无法及时运到,而朝廷也以种种借口拒绝调配粮草,于是先到的九千士兵不得不忍饥挨饿。更加不幸的是,恰巧此时皇太极率领后金部队已经对北京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北京城处处险象环生,眼看就要落入皇太极之手。此时,袁崇焕身先士卒,策马迎敌,甲胄上布满箭镞,袁崇焕的英雄作战使士气大增。

很快,皇太极的猛烈进攻便在众将士的英勇抗击下被迫中止。但是,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战之后,皇太极的八旗大军没有撤退,而在等待时机;袁崇焕也在休整兵马,准备再战。皇太极正苦于无法突破袁崇焕的防线,此时有士兵汇报在广渠门战败屯驻南海子时,俘虏了明朝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皇太极一听,计上心来。于是他一方面伺机准备向北京城发动更大的进攻,另外一方面使用“反间计”,离间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君臣关系。当天,皇太极命士兵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对他们加以监守。晚上,按照皇太极的旨意,高鸿中、鲍承先坐在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在谈到“袁崇焕已与皇太极秘密达成了协议,皇太极攻取北京指日可待”之时,故意提高了声音。太监杨春、王成德假装卧睡,倾耳窃听。

次日,高鸿中、鲍承先又制造了机会故意让杨春、王成德逃回紫禁城。回到城中后,王、杨两位太监便将在金军中所听到的谈话内容奏报了崇祯皇帝,崇祯帝早已对袁崇焕心怀不满,此时听到两位太监的禀报之后,更是深信不疑,于是决定除掉袁崇焕。他以在平台与袁崇焕商议军饷的事宜为由,约袁崇焕前来商定。此时尽管袁军早已无粮无草,人饥马疲,但是袁崇焕仍明令不许官兵抢老百姓家的粮食充饥,不许砍伐老百姓的树木点火取暖。史料上记载了一个袁崇焕在这种处境下的小故事:有位士兵实在太饿了,便偷了老百姓家的一块面饼。

袁崇焕知道后,为了严肃军纪,含泪把这个士兵当众斩首,完全做到了秋毫无犯。在听到皇帝同意商议军饷之事后,袁崇焕当然很高兴,于是不听副将的劝阻,冒险单身前往。此时朝廷上下早已对他有了防范之心,他进城之时,守城士兵怕他带兵进入,竟然将城门禁闭,只从城墙上用绳子吊下一个筐子,将袁崇焕提入城中。来到平台之后,崇祯皇帝根本没有与他商议军饷之事,而是下令将其逮捕。关于这件事情,《崇祯长编》中有明确的记载:“着锦衣卫拏掷殿下。校尉十人,褫其朝服,杻押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袁崇焕被剥掉官服,身受刑具,押送到锦衣卫大狱。公元1630年9月22日,袁崇焕被崇祯下令凌迟处死,含冤离世。


状态提示:第43章 千刀万剐 被冤枉致死的明朝大将袁崇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