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剑啸大明>第451章 一条鞭法

嘉靖二十八年,身为翰林的张居正对朝廷政治的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于是在这一年,他向嘉靖上了《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

只是那个时候,他上了这份奏书之后,嘉靖皇帝却根本没有予以重视,到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张居正一身的抱负束之东阁,他自然是心中不甘,所以今天,见着和石青聊的投机,他将自己所想又再次的说了出来。

在那份“论时政疏”上,张居正指出了五点问题,分别就是他刚才所说的宗室骄恣,庶官疾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和财用大亏。

说白了,也就是宗室问题、人才问题、官僚问题、国防问题还有财政问题。

概括来讲,主要就是说明,现在的大明王朝中,宗室骄横、官员腐败,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量人的手中,使国家不堪重负。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一些无能之辈却又是尸位素餐。

还有国防不足,军队涣散,以及言路闭塞,等等等等……

总之要变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

当然,张居正除了提出问题,同时也说出了很多解决方案,这其中,他所提的“一条鞭法”便是直接针对大明财政的。

所谓“一条鞭法”实际上就是对赋税制度的改革。

就现在而言,明朝的赋税制度主要分为两项:田赋和徭役。

所谓田赋,说白了就是土地税,农民种田每年所产的粮食有一部分是要上交国家的,这个就是田赋。而徭役呢,则是指朝廷无偿征调各阶层百姓从事劳务活动,如修建城池、疏浚河道、平整道路等等等等……

本来这样的赋税制度在开始时开展的挺好,不过随着时代的慢慢发展,后面却产生了很多弊端。

比如徭役,按照现在的明朝法律,每一个农民那都是要服役的,也就是说,你在家种田种的好好的,突然之间哪个地方要修路了,那你就得日夜兼程的赶过去,而你不在,田里的地怎么办呢?自然也就只能荒着。

还有,比如国家要征发一省的民夫在某地干一项工程,那官员们就得花大力气把这一省需要服役的人全都集中到一块。这里面,就光路上的吃用开销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工程结束呢,还要再发遣散费,所花的银两那就更多了。

如此一来,农民从这里折腾到了那里,不但耽误了农活,国家还要花不少的钱,这样一算下来,其实还真不如国家直接花钱雇佣当地人来干这项工程来的划算。

所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将这些东西全都简单化,你要交田赋是吧,只要让地方上折成白银上交国库就行。要服役是吧,现在不用了,你一样只需要交钱,如此一来,国家收到的银两多了,做很多事情都可以统筹安排,而人民呢,也不用这么瞎折腾了。

虽说这样的方法,经后世证明还是有很多弊端,不过,就现在而言,那可是再适合不过,国家如今不正是需要钱嘛。

……………………

房间中,石青听的很认真,也很仔细,他非常清楚,张居正现在提的每一条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的大明也急需要来这么一场变革。

为了将来的那盘大棋,石青知道,眼前的这个张居正可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他对此人也是寄予厚望。

说实话,石青可不想将张居正的这些理论据为己有,他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跳过张居正由自己来向嘉靖去陈述,因为他非常有自知之明,这种变革是一系列的理论,只靠他一点点的理解可是完全不够的。

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特征,若是处理不好,弄出个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那可就悲剧了。而且,石青自己不是读书人,他提出这些东西来,很难得到仕林阶层的认可,与其这样,还不如由他来搭个平台,让张居正一个人好好的去唱。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平台到底该怎么去搭?

将张居正直接推荐给嘉靖?

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只不过,现在的朝堂中严党根深蒂固,连他石青都还没有机会将这些人扳倒,现在把张居正放出去,那不是羊入虎口么?这个人可是个宝贝啊,要是万一来个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可真够他石青哭的了。

况且还有一点,现在的张居正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在朝堂之中要人望没人望,要资历没资历,即使是推荐给嘉靖,大些大臣们又有谁能够信服呢?

思来想去,石青觉得这件事还真是急不得,想要变革,那是必须要从上到下,一体而行才可以的,要是朝堂中所遇的阻力太大,即使是嘉靖同意了,恐怕到最后也很难实施下去。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俗话说,一口吃不起一个胖子,急功近利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当务之急,最主要的还是要先将严家父子干掉,只要这家人还在,推行变革就不是时候。

至于张居正嘛……

嗯……还是先到咱的海事司磨砺磨砺吧。

“张大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相谈了良久,石青一声感慨,他站起身一脸诚挚的道:“先生之才,可比管仲乐毅,今晚我石青可谓是受益良多,先生大才,请受石青一拜。”

恭恭敬敬的对着张居正行了一礼,石青的招人计划终于开始正式上演了。

“哎呀侯爷


状态提示:第451章 一条鞭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