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五年,无名施氏撰,这个残破的石块表皮所代表的完整碑文上,究竟记载着什么东西?
我继续翻看侯斌留下的资料,洪武三十五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件事就是靖难之变!
洪武三十五年,实际上应该称之为建文四年,因明太祖朱棣起兵夺了他侄子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为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不承认建文帝的皇位继承合法化,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
建文帝生于1377年12月5日,即洪武十年。因早慧、孝顺和正直,深得祖父朱元璋的钟爱。如果不是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变,他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下去。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在是他的嫡妻马皇后所生之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
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可是,皇位继承的次序是很清楚的:朱标的嫡妻所生的长子已在10年前死去。因此,皇帝只好找朱标一系的次孙朱允炆——即朱标的活着的最年长的合法儿子——为储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建文帝登基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上和制度上的改革,包括削藩、对帝国政府内部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等措施,其中,导致建文帝失掉九五之尊的两项举措是,削藩和重用文官儒士。
燕王朱棣是当时藩王最有势力的三番王之一,三个最有势力的藩王分别为秦王、晋王和燕王,朱棣自十一岁起就被朱元璋分封为燕王,驻守北方重地北平,抵御残余蒙族余孽的侵袭,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一些严格的训练,尤其是岳父徐达的重力栽培,与正史记载的似乎格格不入。
正史的记载是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她“贞静,好读书”,被人称为“女诸生”,就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结为婚姻,你的长女就嫁给我的四子朱棣吧。”徐达自然是满口答应。徐氏于洪武九年(1376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就是这位看来贤淑贞静的徐妃,后来成了朱棣夺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内助。
而侯斌搜集到的野史却说,朱元璋从小就对四子朱棣予以重望,朱棣八岁之时朱元璋就令徐达亲自传授行军打仗、军事才能,也很早就和徐达袒露了心声,希望将来四子朱棣能继承正统,长子朱标性情温文尔雅,没有作为一国之君的气魄,次子秦王朱樉不成器,荒唐成性,三子晋王身体羸弱,也不是合适的人选,四子燕王朱棣文韬武略,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是个不错的人选。一次,朱元璋对几个心腹大臣流露出立燕王的可能性时,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朱元璋于是下定决心,9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很早之前就看不上建文帝,但当时各藩王镇守边疆重地、手握重兵,为了不引起内乱,才打消了立朱棣的念头,同时也为建文帝留下了祸根。
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时户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请改燕王封地于南昌;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惠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秦王和晋王先后病逝,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激化。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建文帝是一个很优柔寡断的皇帝,同时也很妇人之仁,在四年博弈中,他有很多次机会灭了朱棣,但他没有,他对部将说我要活叔父,不要死朱棣,也正是因为建文帝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