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全战军阀>第39章 焦虑
谈判,联手抗袁也说不定。不过胡志这个时候显然忘了战事的直接原因,忘记了英帝,因为英国远征军人数少,又迟迟不见动作,存在感太低了。

“水防队报,敌军炮舰没有动作,目前仍在南京上游江段与我舰对峙。”

“安庆来报,部分学校老师联名上言,希望长官主动辞去安徽都督之职,为百姓念,为国家念,避皖地战火,换华夏之和平。刘副都督已经让巡警部队予以调查此事。”

“嘿!不是吧,这帮白眼狼,那学校可是我出钱建的啊!”胡志被气的一乐,这自己在前面苦战,竟然有人在自己的后院点火,这人心真是难测啊。

“查!给我查!给刘启珍去电,让巡警局彻查此事,定有人煽风点火,把这人给我揪出来!我到看看是谁,这么大义!”胡志眯着眼睛说道,言语间透着一股狠劲儿,虽然没什么激烈的反应,但胡确实是怒了,是不打算善罢甘休的。胡志这个时候的心情可是坏到了极点,战事不明朗,还有他人在算计自己,这政治真不是自己能搞的了的。

东路军司令部也是浸溺在一片沉重的气氛中,几天的连续作战,让原本四万多人的东路军,还剩下三万三千多兵力,八千多人的减员,这和大家的美好预期是不一样的,每一次的进攻均无所获,只是徒增伤亡,如果再这么拖下去久攻不下,对东路军来说非常不利。不过对于讨胡军整体来说却是有利的,就算东路军打不败胡志,但胡志也是不能动作,无法支援其他方向,根据对胡志兵力情况的探查,胡志是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在三个方向上都战胜敌军的。于是东路军司令部决定,在天晴之后,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如果仍无所突破,就转入防御,静等其他方向的进展。这种消耗人员巨大的进攻作战,苏浙沪各部是都不愿意再承担了。可实际上,时间拖得越久对身居系统的胡志会越来越有利,不过不知者不怪,身具外挂之人,怎能按常理视之。

到五月二十三号,在十六号升级完成的五级兵营已经招募了两次,三千二百名的士兵,在加上系统兵营对前线战死克隆人士兵的补充(补充上限为每星期可招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级兵营每星期可招募士兵数量为八队一千六百人),胡军在皖南的兵力瞬间增加了,四千八百人近一个协的兵力,不过这批人在装备上可能没有其他整编协的装备那么强力,只有基本的步枪和少数重机枪,没有炮兵。加上程崇部,共一万三千两百人,与进攻徽州的李烈钧部兵力相当。胡志已经电令,让这批士兵暂听程崇指挥,要求程崇尽快集合兵力,击溃江西李烈钧部。

虽说胡在硬件上身居外挂系统,统领数万克隆人大军,而且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增加,极具特殊。但在心理上还是个普通人,连日作战,让刚刚二十四岁的胡志在心理上压力剧增,心事重重,周围都是呆板的克隆人士兵,没有倾述和宣泄的对象,人是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急躁。理论上,东路讨胡军的兵力优势正在渐渐的减弱,胡志应该反击才对。也许是越有钱胆子越小,同时漫长的战线也不能让胡志掌控各部的实时战况,让其心中感到不稳妥,胡志在是否要展开反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完全没有了在去年起事之初,以劣势兵力向清军第三十一混成协发动反击的锐气。

这几日,胡是对指挥数万军队作战,深感心力不足,说白了就是没经验,不过还好,总比冒进强那么一钉点。还有就是胡对强大北洋兵力的深深畏惧,如果在反攻中兵力损耗过大,那么再对付北洋就实在有些危险,胡把北洋军当做了自己的最大劲敌。于是,胡抱着尽可能保存实力的心态,决定还是稳妥一些的好,继续的被动防守,等徽州的程崇把李烈钧部击溃,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后,再发动反攻也不迟。其实,在十八号,石杨方向的浙军,在何生克隆人第四协的迅猛攻打下,已显溃像,如果不是胡志用兵太过保守太过小心,命其停止进攻分兵回援,兴许战事能够提前结束。

雨连续下了四日,双方步兵都在休养生息,每天也就光炮兵活动活动,隔三差五的打打炮,互相干扰一下,零星炮击造成的伤亡可忽略不计,但着实的烦人,特别是对东路军各部来说。胡军的炮兵老是逮着每天饭点的时候,打上一顿炮弹,让大家吃饭吃的是心惊胆战。特别是对方的重炮,一旦被大口径炮弹命中掩体,其中的士兵断无幸存可能,而讨胡联军方面的炮兵又相对弱小,根本不能给胡军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在这停战的几日,东路军悄悄的把在二郎口至石杨一线,将与胡志对峙的,尚存的两万六千兵力,逐步抽调出一半,往北挪动。东路军司令部决定,停止对当面强大的胡志本部的进攻,转而进攻敌军兵力较弱的,由安徽第十一协防御的马厂镇一带,而致力于被动防御的胡志,对此全然不觉。


状态提示:第39章 焦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