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初二该回娘家,奈何清岩洞是个深山沟沟,大雪封山别说出山走娘家,连这清岩洞都出不了。

“等山里融了雪,我要进镇做工,路过柳儿屯时,去看看一朵。”听媳妇说一朵怀了娃,刘大郎想到时候这礼得好好琢磨琢磨。

刘二郎抬头看着大哥,讷闷的问。“今年还出去寻短工?”

“半亩地不够吃。”要是可以,刘大郎也不想和媳妇分居两地。可家里这情况,他不出去做工怎么成?

季歌也不愿意大郎去做苦活累活,她想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穷点也没什么,吃穿不愁就行。“手里攒了点钱,等山里融了雪,就可以进镇送一趟火焙鱼,能挣一两百文钱。我想今年养只猪,看看谁家要抱窝,我过去说道说道,出点物或钱,让帮衬着咱们也抱一窝小鸡。家里的菜地,大娘走时也说过,她屋前的菜地也归咱们,跟村上也说好的,这两块菜地得好好的拾掇拾掇。”

“大郎你看,山坳里的地,两块菜地,养猪养鸡鸭,还得新悦酒楼一月送一回的火焙鱼,家里的事也挺多,要不,就别进镇做工了。”顿了顿季歌又说。“我还想着,再捣鼓捣鼓,看能不能整点新吃食出来,能到镇里卖钱的,如此一来,事情就更多了,你走了,家里忙不过来。”

二朵将要进八岁,屋里的琐碎活能帮把手,三朵和三郎将要进五岁,还是个孩子,二朵得多多的顾着点他们,家里的活多数还得落在季歌身上。

刘大郎皱着眉,显的有些犹豫。他一个月能挣三百多文,偶尔主家有打赏,能拿个四百文左右,说来挣的也不少了,就算是这样,家里依旧吃了上顿没下顿。倘若他放弃做短工,在家里帮着干活拾掇,就靠着那一月送一回的火焙鱼,一两百文钱的收入,不够啊。

眼见弟弟妹妹都大了,有两年没添新衣裳,今年春衫得添一套,冬日里的厚袄子棉裤也得添一套,光是衣裳的钱,就要近二两银子,他倒是没什么,可不能委屈了媳妇。山坳里的地最多只能管一家人小半年的口粮,剩下的大半年还得用钱买粮,日常生活用品一桩桩一件件,单个瞧着钱不多,算起来又是好几百文。

还有一朵那边,她生了娃娘家这边总得顾一顾,孩子洗三满百日等,二弟算是吃着十四岁的饭了,没两年就得张罗着成亲的事,家里才攒了多少钱?接下来还有二朵和三朵三郎呢,往后还有他们自己的孩子要养,日子还那么长,他说过要对媳妇好,年头到年尾总要给她添点东西,身上担子这么重,哪能说不做短工就能不做短工的。

他还想着,今年得好好的跟师傅们打交道,学点儿手艺,就算只是个半吊子,也能拿手艺人的工薪了,四五百文一个月,活也轻省些,得赏的机会也更多一点。

“再看看吧,说不准下半年就不做短工了。”刘大郎看出媳妇眼里的不舍,他心里有些酸涩,没有把话说死,若是下半年真不能拿手艺人的工薪,家里又有了另外的挣钱路子,他当真就不做短工了。有稳定收入,他还是愿意陪着媳妇的。

大郎有他自己的想法,季歌也没勉强他,心里想着,她得再想个挣法的法子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想来大郎就能安心的呆在家里,一家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行。你就先出门做半年短工,等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你就回来吧,你一个人在外面,我心里头惦记也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一个大男人能挺住。”刘大郎故意说的轻巧,悄悄的拉住了媳妇的手,轻轻的握在手心里。

初四太阳总算舍得冒出头了,连续晴了两天,山里的积雪融的差不多,到处都湿哒哒的,好像下了场大雨似的,出入行走都得特别注意,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初六这天没太阳,阴沉沉的天,刮的风透着一股子浸骨的寒意,初七飘起了小雨,初八初九是阴天,初十被众人心心念念的太阳又出来了,往后连着六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刘大郎是十六走的,就收拾了两身衣裳鞋袜,旁的也没多带,天刚刚蒙亮,浓浓的白雾笼罩着整个清岩洞,他才走下坡,就看不见身影了,季歌追了好几步,追到了大道上,只见他单薄的背影,在浓雾里一闪,又没了踪迹。那一瞬间季歌明白了心疼是种什么滋味。

“大嫂。”刘二郎站在身后,喊了声。

季歌迅速掩住情绪,飞快的看了眼刘二郎,低头从他身边走过。“二弟要去山坳里吗?灶台还乱着呢,我进屋收拾去。”

等她进厨房,却见二朵正在有模有样的清洗着碗筷,三朵小心翼翼的端着干净的碗踩着小凳子放进厨柜里,三郎则拿着抹布认真的擦着桌子,见她进来,三个孩子抬头看着她,露出欢喜的笑。“大嫂。”

“嗳。今儿可真勤快。中午想吃什么?大嫂给你们做。”看着孩子纯净的笑脸,季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舒缓。

二朵嘴甜甜的应着。“大嫂做什么都是顶好吃的,都欢喜吃。”

“蘑菇芋头汤。”约是过年那会,三朵鼓起勇气,没有重复着姐姐的话,见大嫂对她依旧很是亲呢,渐渐的她便大胆了些,在大嫂跟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大郎和二郎跟三郎说了什么,小小的三郎,最近有点小大人的趋势。“都可以,大嫂我不挑。”看这话回的。

其实孩子们爱吃什么,季歌心里都有谱,他们不说,中午她便做了三道菜,


状态提示:第017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