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是十月里收到了信件的原因,余氏也就嘴上念念,心里还算踏实。“大郎媳妇我瞅着这天,你这肚子都三个月,一天天的大起来,还是别出门摆摊了。”

“那你呢?”宝宝满三个月后,季歌就不太想动弹,也跟这气温有关,天寒地冻的,她不想遭那罪,就想懒洋洋的窝在家里,烤着炭盆,嚼嚼零嘴,唠唠常家,做做针线活,和宝宝说说话,悠悠闲闲的过着。

“我?”余氏应了声,顿了会,笑着道。“儿子会挣钱了,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歇歇了。”大郎媳妇呆在家里,就算有阿桃和三朵在,冬日里地湿路滑,她也不太放心,再者,她一个人摆摊也没劲,冷冷清清的,不如一块窝家里,庄稼汉还分农忙和农闲呢,她们摆摊做小贩的,也不能年头年尾都忙活是卟,歇歇也好,手里钱财够用就没啥可急的。

三朵抬头看着大嫂和余婶。“你们不出门摆摊了?”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对啊,不出门了,窝在家里。”季歌伸手揉揉三朵的发顶,又对着阿桃柔声道。“别绣了,停着歇会。”

阿桃头也没抬,甜甜的应。“嗳。就差一会功夫,绣完了就妥帖了。”

“阿桃吃果脯。”三朵自己吃了块,又拿了块递到阿桃的嘴边,笑嘻嘻的道。“你的是酸的,我的是甜的。”

“姐说,甜的吃多了牙齿里长虫子。”阿桃嘴里逗着三朵,手上绣活不停。

三朵啪了啪手。“不怕,我就吃了几个,一点也不多。”

“你明年打算让阿桃进锦绣阁?”听着俩个孩子说话,余氏乐呵呵的问了句,又笑着说。“大半年的光景,小孩子家家,长的就快,都脱胎换骨了。”

季歌还没有出声,阿桃就说话了。“我不去。”

“怎么了?”季歌脸上的笑僵住了,一头雾水的看着阿桃。“好端端的怎么就不去了?”早就寻问好的,明年开春送着去锦绣阁。

阿桃抿了抿嘴。“不想去了。”

“啊!”余氏也傻眼了。“阿桃啊,这锦绣阁可是个好去处,往后出息大着呢,你姐为了你来年能选上,平日里吃的喝的多注意,换着法子做吃食,就想让你长高点,身板圆润些,怎么又不想去了?”做的努力不得都打了水漂。

“等我满了十岁再去。”阿桃将手里的绣活细心的收了针。

季歌看着那做好的尿布,忽的就明白了,眼眶有些微微泛红。“阿桃,你老实跟我说,是不是为着我才不去的?”

阿桃沉默了会,才点了点头,飞快的说。“姐,我十岁再去也好,五年出来才十五岁。”她是见过大嫂带妞妞的,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她得留在家里帮衬着姐,不能让她太劳累了。

“哎哟,这孩子。”余氏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大郎媳妇可真没白疼这孩子。

季歌心里头热乎乎的,笑着道。“没事儿,你姐夫说了,会雇个婆子,张罗日常琐碎,店里有他看顾着,我就带带孩子。”

“我十岁再进锦绣阁。”阿桃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说别的,就只重复这句。

三朵没怎么明白,却听懂了阿桃的话,笑嘻嘻的说。“我也不进锦绣阁。”亲呢的挽着阿桃的手,笑的好灿烂。

“咱们就窝在家里玩耍。”阿桃喜笑颜开的接着话。

季歌略显无奈的看向余氏,余氏瞅着那嘻闹成一团俩孩子,小声的安抚。“这才十一月呢,也还早着,到时再说吧。”

“嗯,只能这样了。”季歌蔫蔫的应着。

冬至过后,太阳好像出了远门,整天整天的见不着它了。天灰蒙蒙的,没有飘雪,也没有下雨,寒风细细碎碎的吹刮,无孔不入。

十一月十三,花大娘和莹姐过来窜门,带来了刘家兄弟和余玮捎回来的信件,没有带亮亮过来,外面实在太冷了,怕他受不住,小孩子得稳妥些。

“三郎还得两个时辰才能归家呢。”知道儿子又捎信回来了,余氏特别高兴,泡了两杯热腾腾的茶进屋。“来来来,喝茶,喝茶,这茶香着呢。”

花莹挑着攒盒里的吃食。“阿杏也识字啊。”说着,她拧了拧眉头,抱怨着道。“没想到,这回都不能赶回家过年,也不知道那商队的管事是怎么想的,挣钱哪有团圆重要。”

“什,什么!”余氏乍听这消息,有些承受不住,嗓子都尖了两个音。

“余家妹子莫慌,莫慌。”花氏知道坏事了,白了眼自家闺女,真是个粗神经。“先让大郎媳妇把信给念了,你先听听信里是怎么说的。”

花莹缩了缩肩膀,她这快言快语的毛病总改不了,可真愁。

季歌忙拆了余玮的信,一目十行的看着,嘴里边说。“余婶,你听,我给你念念阿玮写的信啊。”

要念儿子写的信了,余氏激动的情绪才略略平静了些,催促着。“快念快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过年怎么能不回来呢。”整个人急的不行,眉头都拧成一团了。

余玮的信跟上回的信差不多,结尾的时候,才稍稍说明,这回的商队得去更远的地方,过年就不回松柏县了,最快的也得来年三四月份才归家,运气好,跑了这一趟就能挣大笔银子,靠着这笔银子就能在县城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买宅子买店铺,不用愁柴米油盐。信件里依旧夹了张银票,依旧是二十两银子。

“这是咋回事啊。”余氏捏着薄薄的银票,失神的呢喃,显然接受不了。

季歌温声细语的道


状态提示:94|09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