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是艰苦的,但是这时八路军正在飞速发展阶段,人手严重不足,除了进行艰苦的训练,还得出去进行战斗和其他工作。 对于手枪队这样的精锐部队,一般的发动老乡组织生产的工作就不必交给他们来干了,上级来了一个干部,请示他们帮助把宣传工作深入到敌人的据点去。

**在敌后发展抗日力量,通常的模式是:进入一个新地方之前,先由敌工部开展工作,然后派部队寻机出击,打击一个日伪显要目标,唤起老百姓的抗战热情,树立威望,这叫“打开局面”。

接着就召开大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委派县长、县委书记,这叫“开辟局面”;如果有哪个讨厌的家伙敢跟咱们**的新县长作对,八路就敲打他一下,这叫“巩固局面”。

再如果作对的人多了,八路军就派来几支人马,驻扎一阵,这就是“稳定局面”。

随着沈擒龙所在的平西根据地不断扩大,八路军的势力不断逼近北平城,这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注意。

所以,在靠近八路军的县政府的地方,日伪军也加强了对抗日力量的打击力度。

八路军要让老百姓听到自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这就需要写标语,贴布告,发传单。地方政府和军区各部队都经常张贴布告,散发传单。

用后来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对敌军开展心理战,进行心理攻势。

中国人不擅长进行学科分类,但是从几千年前就开始进行本能地进行心理战,特种战争。

外国人习惯于建立各种学科,但是却没有一个他们建立的东西有准确的定义,也不能真正掌握这些他们建立的东西的精髓。

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行为方式和本质上的区别。

八路军要开展宣传攻势,但是鬼子就下令发现谁的筐里有传单就没收东西,发现谁家墙上有布告就烧房子,搞得老百姓都怕了八路军的宣传品,见了传单就躲,见了布告就撕。

那些进入敌占区进行发动群众工作的同志如果被鬼子发现了,当然就更危险了。

所以,这次地方政府和敌工部就联合起来来找手枪队,要求他们派人到敌占区去贴一阵传单,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

相比那些从农村长大,没有进过县城的新兵来说,沈擒龙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了。所以这种不算太艰巨,但是又不太好完成的工作就落到了沈擒龙的头上。

沈擒龙现在整个人都迷到飞檐走壁上了,对于派他出去执行任务还有点不高兴。但是任务就是任务,是不能跟组织讨价还价的,他只好带着任务上路了。

沈擒龙有过多次行动的经验,别说是打北平的鬼子特务,就是真正的战场上的鬼子的千军万马他也见识过,所以对于进一个小小的县城,根本不放在心上。

而且,他觉得他现在又学会了侠客的功夫,觉得现在是浑身是劲,更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这次发传单完全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沈擒龙他们手枪队平时就穿着便衣,不发军装。

他们手枪队只有队长一个人穿着军装,而且,他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平时就是一副挺拔的军人身姿,看得沈擒龙他们这些队员眼馋得要命。

黄埔军校号称中国现代军队的摇篮,但是黄埔军校的教官、队长则绝大多数出身保定军校。就因为这层关系,黄埔军校的师生在保定军校的师生面前,都是不敢硬气的,甚至有矮一辈的心理。

保定军校出身的军人,军人仪表当然是绝对讲究的,对于很多老战士来说,队长就是他们的镜子,大家暗暗在心里都在以队长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随时在学着队长的举止作派。

但是高队长又不断提醒他们,手枪队不是正规部队,要随时准备进敌占区工作,要学会调整自己,不要在敌人面前露出军人的作派,那样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影响任务的完成。

沈擒龙这样就穿着便衣进了鬼子占据的县城。

进了鬼子占据的地盘,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和在根据地时候天上地下的感觉。

鬼子们在街上横冲直撞,伪军随意打骂百姓,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当然更是不必说的了。

发传单的困难,鬼子伪军的资料,沈擒龙已经向敌工部的同志了解过了。

进城并不难,沈擒龙学过特工隐藏物品的方法,他把传单藏起来,跟着进城赶集的人进了县城,东西就这样带进来了。

下面就剩下怎么把传单发出去了。

沈擒龙想,现在自己是战斗部队,既然人家敌工部的人求到自己身上了,那么自己的工作应该比普通的敌工部的工作人员做得就要强得多才能对人家有个交代。

那么,怎么才能既把传单发出去,又能显出战斗部队强于地方政府办事员的地方呢?

沈擒龙在城里转了一圈,对这个小县城的格局已经清楚了。

他冷笑了一下,既然鬼子伪军这么猖狂,那么干脆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把传单贴到鬼子伪军的眼皮底下去。

但是可惜的是,沈擒龙在进城的时候,为了不被鬼子觉察,他把他的单打一藏在城外的一个地方了,既然要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发传单,那么就可能跟鬼子伪军真刀真枪地交手,没有了枪支肯定不行。

虽然那不是什么好枪,但是毕竟也是打人的家伙啊!

想到了这儿,沈擒龙忽然又想,既然到了鬼子堆里边,又没有什么警卫员之类


状态提示:72、心理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