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他跟我告白了,在那之前的一个星期,我在家里突然晕倒,之后被送到医院查出复发……”
“然后呢?”何冉问。
于珍说:“我没跟他在一起,现在他有女朋友了。”
“那他知道你的病吗?”
于珍摇头:“不知道。”
何冉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话不投机。
过了一段时间,于珍才接着说:“我好想在临走前见他一面,告诉他自己的心意……可是我现在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相见还不如怀念。”
她停顿了很久,转过身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画纸递给何冉,委托道:“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你帮我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他,好吗?”
何冉伸手接过,打开来看。
那是她帮于珍画的肖像,画上的女孩巧笑倩兮。画纸对折的地方,夹着一撮用红绳系着的发丝。
从何冉嘴边泛起的笑,带着浓浓的苦涩味道。
原来每一个女孩子心里都有同样的念想——
千百年后,即使她们的骨灰已随大江东去,湮灭在风尘中。
但这细细的发丝仍旧坚韧长存,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情义。
*
也许那天于珍梦到的黑白无常并不只是假象,两天后的晚上,她在一场睡梦中永久的离去。
因反复高烧不退而导致的器官衰竭,医生们也无力回天。
翌日,于珍的母亲来病房收拾她的遗物。
令何冉感到意外的是,于珍居然留了一本书给她,是她最爱的《恩宠与勇气》。
何冉犹豫了很久才翻开来看,书页里夹着一张自制的书签,散发出淡淡的余香。
书签上保留着娟秀雅致的字迹,记录的是书里非常有名的一段诗。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也未沉睡。
我是呼啸的狂风,
我是雪上闪耀的钻石。
我是麦田上的阳光,
我是温和的秋雨。
你在晨曦的寂静中醒来,
我已化成无语的鸟儿振翅疾飞……
我是温柔的星群,在暗夜中闪烁着微光。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
何冉缓慢地将书本合上,想起那个躲在夜里独自哭泣的女孩,心酸难止。
*
在那之后,何冉又搬回了单人病房。
没有聚,就没有散。
杨文萍每天会来看她一次,何劲也会偶尔出现。何冉行动不便,他们请了专人保姆来照料她的衣食起居。
保姆是个做惯了粗活的四十岁妇女,每次她帮何冉擦澡时,那粗粝的指腹所带来的不适感,总会令何冉回想起萧寒的半截断指。
曾经是枕边人,如今却在天涯各两端,唯有叹息。
腰穿治疗仍在进行中,何冉下肢麻木的现象也趋于严重。她担心长久这样下去,双腿会一步步走向瘫痪。
病患在化疗中表现出的后遗是因人而异的,医生也无法给出准确判断。
何冉不愿意铤而走险,更何况要以自己的双腿做赌注,她不得不中途喊停。
然而中断了腰穿后,双腿的麻木现象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
日夜颠倒,白天她受药物作用而昏昏欲睡,到了晚间,却又因为骨骼的阵痛而格外清醒。
正如于珍所说,深夜的医院是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地方。
夜不能寐时,睁大双眼看着漆黑的天花板,听见门外手推床渐行渐远的声音,一直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仍旧传来回音。
那凄厉的声音就像地狱打开了大门,百鬼在招魂,不绝于耳。
每每这个时候,何冉的心情总是格外悲凉。
先是圆圆,然后到于珍,谁知道下一个躺在上面的人会不会就是她呢?
即使不愿意承认,她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个等死的人。
这里是个会使人意志崩溃的地方,没有人愿意久留。
第二日,何冉申请回家休息几天,医生同意了。
出院那天正是二月的末尾,天气渐渐回温。
空气里飘散着的细细雨丝,以及枝头冒出来的绿芽,无不昭示着早春的到来。
这样富有生命力的景象,也令人心头的阴霾消散了不少。
何冉忽然想起萧寒说过月底回北京,不知这个时候是否已经动身。
杨文萍和何劲这几日都不在广州,据杨文萍所说,她嘱咐了韩屿来接何冉出院。
何冉足足在医院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始终没见到他出现。最后她不得不拄着拐杖,自己拦了一辆的士坐回去了。
多日的失眠在接触到家里那张柔软舒适的大床时,终于得到了弥补,何冉整张脸埋进被子里,满足的一觉从午后直睡到黄昏。
昏昏沉沉间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不知是谁回来了,她闭着眼睛不想动。
有脚步声由远至近走来,时而虚浮,时而沉重,像是喝醉的人。
那人最后在自己床前停下来,何冉不得不将眼睛睁开一条缝,翻过身。
看清来人后,她即刻皱起眉毛,“你怎么进来的?”
韩屿歪歪扭扭地靠在她的床边,笑得很痞。
他喝酒上脸,眼神涣散,两颊红得反光。
韩屿甩了甩手上的一串钥匙,说:“你妈给的。”
何冉坐起身,朝他伸出手,语气疏离:“我已经平安到家,你把钥匙还给我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韩屿垂下眼睛,一动不动,视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