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话很有弹性,仿佛是说等灭掉新罗之后,会把高丽三国的领土分给他们,可这话又没有说的太过明白。23u更新最快
不过对于高寒和崔元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只要有薛仁贵这句话就行。
也许等灭掉新罗之后,大唐不可能说让他们再复国或者分封各地什么的,但给他们的好处肯定是少不了的。
成为一方诸侯,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高寒和崔元两人很快同意了薛仁贵的要求,集合兵马,跟随薛仁贵一起去新罗王城,灭掉新罗。
两人手下有一万多兵马,依附他们的几个叛军首领手下也有一万多兵马,这样,薛仁贵在百济旧地一共拉拢了两万多兵马。
将这两万多兵马拉拢之后,薛仁贵也不多做停留,立马领着这些兵马便直奔新罗王城而去。
而就在薛仁贵在百济旧地拉拢兵马的时候,张青这边,也已经到了高句丽旧地。
高句丽旧地可以说是被新罗摧残最厉害的地方了。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高句丽先对新罗动兵的,所以新罗对高句丽可谓是恨之入骨,灭掉高句丽后,可没少屠杀百姓,再加上新罗后来又在高句丽抵抗大唐,所以少不得征兵征粮,所以高句丽旧地的百姓在新罗的统治下,过的简直不是人的日子。
也因此,高句丽旧地的反抗最为激烈,甚至只要是超过了十五岁的男子,都会投入到抗击新罗的战斗中来。
因为男儿皆叛,所以高句丽旧地的叛军实力要大许多,有两个人的叛军手下差不多各有一万兵马。
他们此前是抗击新罗的主要兵力,不过新罗被大唐给赶走之后,这两个最大势力的叛军立马从同盟变成了敌人。
面对权力,不会有人不动心的。
也许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他们可以齐心协力的合作,可当共同的敌人消失之后,他们就要为各自的利益而战了。
高句丽还有可能复国,可是这高句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山不容二虎,他们都想当国王,所以少不得要互相攻伐。
当然,他们也知道大唐还未离去,因此就算时有攻伐,却也没有说打的不死不休,而是打打停停。
这两个叛军首领,分别是王康和李喜。
王康是王不定的一个侄子,高句丽王城破灭的时候,他逃了出去,后来在高句丽旧地,打着王不定的旗号在高句丽招兵买马。
因为王不定为国战死,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投降,所以高句丽旧地的百姓对王不定很敬重,王康作为王不定的侄子,自然是一呼百应,很快,不堪忍受新罗欺压的高句丽旧地百姓便纷纷投到了王康麾下。
李喜是农民起义起来的,他本来并不是头领,他一开始是跟着别人反叛新罗的,可是自己的头领被新罗士兵给杀了。
这李喜有些小聪明,而且时运不错,头领被杀之后,他稀里糊涂阴差阳错的就成为了新的头领。
他成为头领之后,遇到了大唐和新罗攻击最为猛烈的时候,所以他侥幸存活了下来,并且把自己的队伍给发展壮大了起来。
两人之中,王康的实力显然更为强悍一点,不过高句丽旧地还有其他小的叛军,所以王康投鼠忌器,也不敢跟李喜决一死战。
张青来高句丽旧地之前,对这些情况也了解,他来到之后,也学薛仁贵,先礼后兵,给王康和李喜两人都送去了请帖,要他们来唐营一趟。
李喜接到信后,犹豫了一下,不过想到大唐十分的厉害,若是得罪了大唐怕也不妙,所以就应了下来。
可这王康却是直接把张青的信给撕了个粉碎。
王康是王不定的侄子,以前也算是高句丽王室的人,对于大唐的行为,他是由衷的气愤,当初他们求大唐帮忙,大唐嘴上答应了,可却迟迟不肯派兵马前来。
来了吧,却又不肯真的想救,反而把福城给占了去,他对大唐恨之入骨,又怎么可能去唐营赴会?
他甚至有过这样的想法,等大唐跟新罗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就立马出兵偷袭大唐,彻底除去唐舟这个后患,之后再灭新罗,统一高丽三国。
所以,对于张青的请帖,他根本就不在乎。
不过,王康刚把信给撕了,他手下一名谋士便说道:“将军,属下觉得还是去的好,如今大唐兵力强盛,跟新罗还没有决一死战,我们若是不从,他们反而有可能先灭掉我们,如此的话,反而不妥,而且那李喜是个极其喜欢钻营投巧的人,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会趋炎附势,看准时机之后,也立马就会动手,面对大唐的示好,李喜肯定会去的,如果李喜去了,可将军却没有去,他们两军联手,将军觉得我们能是他们的对手吗?”
对于李喜,王康自然也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听到自己谋士这样说后,王康顿时凝起了眉头。
“话是不错,可……可我高句丽与大唐有仇,难道我真的要帮他们灭掉新罗吗?”
谋士又道:“非也,将军不是早想趁着大唐跟新罗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偷袭大唐嘛,既然要偷袭,不如离的近一些,这样更方便啊,灭了大唐,新罗怕也强悍不了多少,再加上其他人对新罗也是恨之入骨,不用将军动手,大家都会先灭掉新罗的,那个时候,我们可看准机会,再谋复国啊。”
谋士说的头头是道,王康一想,觉得也是,最终决定隐忍,想成大事,不忍怎么能行?
这样说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