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铁血战将>第一百一十八章 脱困五

第一百一十八章脱困五

返回本书返回目录

由于一开始就认定这场动乱起因于赵明的人马营救赵明所以想当然的认为赵明逃脱之后赵明一党应该不会再有大的行动了。事实证明这里有一个极大的思维盲点:那就是四大军阀、风云世家乃至其他各怀心计的势力团体也许并没有一开始参与这场动乱但是在如此环境中是绝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混水摸鱼的机会的。于是就在广陵帝临时歇脚的行宫内一批蒙面刺客动了突袭。由于事突然再加上行宫的防卫并不严密所以差点让他们得逞是楚雨墨这位潜龙著名的大儒挺身挡住了罪恶的兵刃。皇帝保住了性命但这位可敬的老人却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他们成功了皇帝遇刺、大臣被杀而且是在潜龙皇帝祭奠圣灵之后的御宴上这样的事件历史上只生过一次那一次的生之后不到三年神州就遭到了浩劫随之而来的是百年的战乱。所以光事件本身就已经足够引起人心的混乱了。看着楚天舒痛哭流涕双眼红的样子看着圣驾遇袭的狼狈样看着朝中文武大臣群情激动的情绪萧长鸣、高战和刚刚从鄂州赶回来的傅中舒的脑海里闪现出的是四个字:嫁祸江东。

他们并不相信这是赵明干的这么做只会让自己引火焚身成为众矢之的以赵明一贯的政治表现是绝不可能做出如此白痴的决定的。问题是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如此大事必须对天下有一个交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赵明作为替罪羔羊乘机铲除这个体制之外产生的势力。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逼反赵明军甚至会让赵明军和风云世家联手整个天下将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所带来的后果令人无法预测。对于中央派改革朝政、加强集权的计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反而是四大军阀渔翁得利。但是不处置赵明朝野舆论也很难平息同样会影响中央派的威信。

中舒你认为该如何是好?萧长鸣向自己的智囊询问年轻的辅政王很清楚如今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自己这件事情处理得当与否事关重大以至于一向精明强干的他也不敢轻易决断希望得到号称潜龙文武双杰之一的傅中舒的意见。以微臣之见当务之急一是封锁消息;二是迅追查赵明下落免为有心人所趁;三是命令与赵明军相邻的刘文俊、林仁山、燕霸天诸部立即备战向赵明军施压但同时也严令各部如无朝廷旨意不得擅自先开战。对于赵明的处理应该根据其是否返回赵明军以及万一返回赵明军后其前往雄山关还是凉城的具体行踪再做定夺!这位未来的名相此时显示出凡的政治头脑和机智应变的能力侃侃而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被后世赞叹不已。

身为中央派脑的萧长鸣和高战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不由得点了一下头傅中舒的建议无疑是当前最妥善地解决办法了。很无奈的是当前帝国的命运也只有根据赵明的行踪而起伏了。辅政王殿下钧鉴:赵明出身微寒文不足定国武不能安邦恰逢日曼南侵国家危难斗胆以匹夫之身组抗暴雄师不料侥天之幸竟得全功旬月间复雄山关、解锦州围、收凉夏州实为将士用命、天佑潜龙之故也赵明不敢窃据其功!近日朝廷却以微功而厚赏不计出身、不论能力赐爵封侯晋身阁内每每思及征战以来英勇献身之战士、为国捐躯之将领实在汗颜愧不敢当。潜龙乃天下人之潜龙万里河山、锦绣神州能人异士不计其数为朝廷计当招贤纳士效太宗之法引八方龙虎强国家之本!赵明才疏学浅惶恐惶恐不敢尸位素餐误国误民特意请辞从此呼啸山林、梅妻鹤子不问世事乞请恩准!草民赵明叩上潜龙历三**年十月初五。

混帐东西!当萧长鸣读完这封信的时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封请辞信不仅是他收到而且四大军阀、朝中百官都收到了类似的信最头疼的是赵明居然还派人四处散用不了多久整个神州都将知道此事。虽然萧长鸣认为赵明是一个很危险的人物希望他交出权位不过绝对不是这样的交出。只要赵明的人还在他控制之下哪怕是封赵明为王也无所谓锦衣玉食的供着还可以显示出他辅政王宅心仁厚不为己甚。可是如果赵明回到了他自己的军中那么这家伙是王侯还是草民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以赵明的手段肯定能够牢牢的掌握住兵权退可守、进可攻。最让萧长鸣恼火的是这封信一下子扭转了赵明被动的局面还容易令人联想到赵明被迫害的可能接下来萧长鸣要想削除赵明军就得慎重考虑了。毕竟前段时间关于赵明被软禁的消息已经是沸沸扬扬了对他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今赵明辞官故里难保人们不会认为他辅政王忌才所致在天下人看来赵明已经把一切大权都交出来了要想再指证赵明图谋不轨、行刺皇上恐怕就难以为人信服了。

对于萧长鸣来收买人心、塑造自己贤王的形象至关重要当然不肯冒天下之大不韪白白让四大军阀渔翁得利。厉害!厉害!萧长鸣喃喃地道他清楚赵明通过这封信至少表明了两件事情一是赵明并不想明着与朝廷为敌故而以自己的退隐来给双方留下后退的台阶;二是赵明也不怕朝廷的威胁更不在乎朝廷的权威官爵封号辞就辞显示出控制全局的自信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霸气让自己处于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不过你未免也太自信了真的认为就一定能够躲过朝廷的追杀平安的回到赵明军中?更何况你万万没想到有人趁这次你兴起的混乱行刺了皇上!着年轻的王爷回头对傅中舒问道:还没有赵明的消息吗?是的不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八章 脱困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