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135章 只要一场胜利

spn这个年代,被誉为工业骨骼的钢铁就意味着绝对的实力。

在大海上纵横的战舰,在陆地上驰骋的坦克,甚至连枪上的刺刀都需要钢铁来制造。美国人在二战为世人称道的强大实力背后,就是那二战后期的八千多万的钢铁年产量。

另一个时空,华夏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产量才超过这条线。但这个时空,华夏人的钢铁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并向美国发起挑战了。

受到战争的影响,甚至受到了华夏轰炸破坏的影响,美国在46年上半年的钢铁产量竟然只有七千多万吨。

“他们怎么可能那么多?”在杜鲁门的会议上,有人直接惊呼质疑,“即使以前把日本人和苏俄人的钢铁产量,都没有这一半的数量。加上欧洲所有的钢铁还差不多,但现在即使华夏人已经占领了欧洲,也不可能把欧洲的钢铁厂都搬到华夏去。何况重建一座钢铁厂至少也需要好几年,华夏人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钢铁产量,肯定是虚构的,为了恐吓我们而虚构的!”[

“不是虚构!”斯特蒂纽斯断然道,“华夏人在45年已经三千多万吨的钢铁产量了,今年再进一步提升也有可能。不止是因为他们从德国人那里得到了很多的机器和技术,甚至他们自己也有新的技术。他们用的是转炉的技术,最快的时候甚至半个小时就能有一炉钢水。”

“转炉?那东西炼制出的钢铁可能只比生铁强一点,数量再多也没用。”有人松了一口气后直接嘲笑道。

转炉在上个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了,并开启了近代钢铁业的开端,但因为不能有效去除硫和磷的杂质,在平炉炼钢得到突破后,就逐渐边缘化。一想到华夏竟然用这么落后的炼钢方式,夏钢铁急速攀升的产量的那块大石头从很多人的心头一下子挪走,一些人也不由放松了心情。

虽然这个钢铁匮乏的时代是靠钢铁数量来说话,但钢铁也不是数量多就代表着实力强,如果钢铁的质量不行。根本法满足一些军工的需求。甚至连一些民用领域都满足不了。就像后世已经超过了世界半数钢铁总产量的华夏,依然还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端钢铁。

“我说过他们有新的技术,好像是需要吹氧气,最后的钢铁质量一点都不比我们的差!”斯特蒂纽斯铁青着脸喝道,“他们建了很多这样的转炉,只要高炉上能淌下铁水,华夏人就能把它们变成钢铁。而且他们还建了不少电炉。电炉炼钢的质量应该不差了吧!”

很多人的脑海中很快就飘过了那个转炉的技术所蕴含的利益,但随即一些人摇了摇心中叹息。

即使美国人得到了这项技术,一时半会儿的也法普及。钢铁大鳄们把持着的钢铁业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投资的大量平炉设备还没有赚足成本就被淘汰掉。

认清了现实的众人重新面对华夏庞大钢铁产量的问题。

“钢铁产量多了,没有足够的机床和合格工人,也难以转化成武器!”有人不服气道。

杜鲁门闻言立即把这个人划入了智障人士的行列中。华夏人不需要把钢铁转入武器生产就能从山寨公司还加上一个保护伞公司那里得到大量连美国人都奈的先进武器。

斯特蒂纽斯也紧盯着那人半天,直到那人发毛的低下头。才一字一句道:“华夏人现在有很多机床。”

他翻出了一份资料扬在手中又道:“这一份资料甚至估计欧洲半数先进的机床都被搬到华夏那里去了,包括英国人和德国人的。

德国从欧洲各地的战利品大部分都成了华夏人的了。

现在内乱不止的德国各方都想拉拢华夏人。虽然华夏人还没有进入德国本土,但只要华夏人愿意,他们随时可以大军进入,只要他们要支持谁,谁就将是德国新的元首。为了拉拢到华夏,德国人不仅把他们暂时用不到的战利品都半卖半送的给了华夏,甚至连他们国内的家底也在一点点的送给华夏人。

还有欧洲那数不清的老旧的机床。包括从我们国家流出,现在的华夏可能操作机床的工人数量和水平还跟我们相差很远。但华夏人的机床数量却可能不少于我们!”

这样的消息再次震惊众人。

“幸好华夏人没有足够多的工人,他们只会守在一块农田里当一辈子农夫,等待着可怜的收成!”有人庆幸道,“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光有机器不行,还得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合格的工人。”

“那是以前。不要忘了,华夏仅仅在我们国家待过的留学生总数就已经超过了10万人,他们的留学生还遍布欧洲各国。更重要的是华夏现在至少有4亿人口正在摆脱文盲的帽子,不止是他们的年轻人已经从施行的十年义务教育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即便是那些针对平民的夜校里的华夏工人数量,也不比我们的军队人数少。

不要低估他们的智力和勤奋,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能凭着灵巧的双手赛过机器。[

反正我相信操作那些机器对华夏人算不上太难的事情,况且他们还有大量的德国专家在帮助他们弄明白机器上的每一颗螺丝钉。”斯特蒂纽斯立即泼了一盆冷水。

虽然他也不相信华夏能那么快就操作那么多的机器,甚至不相信华夏实力真有他特地搜集上来的资料中所说的那么强,但他以及背后的军工联合体需要有华夏这个强大的敌人来方便卖出更多的武器。

英国人和一大帮小弟都倒下了,


状态提示:第1135章 只要一场胜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