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扩大,就是需要拿到公民代表大会上来讨论了。公民代表大会中有那五千多克隆兵的各层次的代表,他们没有绯闻,不贪财,办事公正,值得百姓信赖,也成为孟享手中控制民主进程的一股决定xng的力量
论是哪一层次,此时的孟享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不必太担心民主的拖拉,但为了以后,孟享还是提出了“事不过三”的原则。一个提案,在每一层机制中讨论最多三次就必须拿出处理意见。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否定了事,说“不”谁都可以,否定者必须提出自己的意见,要不然权否定。
每一次的处理期限也不能限拖延,根据情况的最长的处理期限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最多至半年。这已经是最高的期限了。超期者追究当事人。
事不过三的原则也适用于执法,执法时候,有一次警告通知,第二次的严重警告,第三次必然会强制执行,绝对没有第四次的余地。
每项公务处理都规定了期限,这样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当然这挡不住有人在其中偷jnmo滑,再完善的制度也有漏洞可钻。不过,有了公民代表的监督和劾,也就使得磨洋工的情况大为减少。
这只是在行政上的民主,但在军事上,暂时没有什么民主可言。
军队就是战争机器,命令一下,必须条件执行。
军队的管理,孟享也设置了战区军事管理委员会,主席自然还是他的。下边按照军队的管理模式,设置了委员,包括了海陆空、后勤、兵工制造等各方面的管理者。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先锋军自己的军队管理体系。随着下一步的军队调整,这个战区军事管理委员会也在进一步调整中,但总体是从战略的角度来布置。
具体的安排,则是由充当大脑的参谋部来完成。
孟享也在学习德国人的方式,以参谋部为主,打造参谋体系,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军事事务。
就像此时,范种正在带领着参谋部的人员指挥着各条战线上的战斗。
多线作战虽然是一大忌,但对手只有日本人一个,在先锋军分散力量的同时,日本人分散的更加厉害。他们还要照顾长江沿岸的阵地,广州那里也要兼顾,又要顾忌苏俄的南下,关东军不敢抽调过多。台湾和日本本土他们也要守护。所以先锋军也惧这些抽调不出更多人手的日本人。
即使四周都有战时,此时的重点依旧在南线。在重炮的轰击下,先锋军硬生生的把第3师团的主力逼出了淮北。如果第3师团不撤,只怕也要被围住全歼了。日本人不想重演16师团的下场,只得丢下了四千多具尸体,撤到了宿州。借助着汴河建造起了新的防御工事。
“这样下去不行,两三个师团阻挡不了他们。我们需要国内更多的援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并借助合适的地理条件,才可能和先锋军保持均衡。”土肥原贤二提议道。
“帝国的援军正在赶来,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杉山元此时已经没了再攻向先锋军的j情,能保住手中的阵地不大面积失去就不错。那么多的士兵尸体填进去了,还是连续失去了几个城市。尤其之前郑州、开封的失守,只怕国内不久后就会有动作。杉山元此时已经有了寺内寿一当初的心情,更加看重了士兵的安全。所以才有了第3师团的撤退。[
有了汴河的阻挡,先锋军的钢铁机器就挪动的慢了许多。
但先锋军的战斗目标始终不变,依旧指向了南方。孟享的目标是至少占据淮河以北的地区。
此时,南线打得热闹,其他地方的军队有些沉不住气了。张自忠就发来电文,要求请战去攻下察哈尔全境。
“那里不适宜现在攻打!”孟享坐在范种身前,直接说道。这样的电文一般是要交给孟享来处理的。
“关东军?”范种心中对关东军的实力早有一个算盘,在他认为,此时的先锋军照此发展,再有半年能和关东军一战了。
“不止是关东军,还有苏俄!”孟享轻笑道,这就是金手指的光芒带来的眼界开阔了。
苏俄不要看现在和中央军关系不错,但随时可能把华夏卖出去。原来的时候,他们的远东方面军与日本人对峙在察哈尔和东北一带。若是先锋军过早的介入其中,情况会更复杂。
原来华夏弱的时候,苏俄当然是扶持华夏来对付日本人。但如果先锋军要是出兵占据了内和东北,孟享都不敢打包票,苏俄会不会为了限制先锋军的崛起,而对日本人放水,甚至直接下手来对付华夏。如果是单纯日本人的力量,先锋军甚至现在攻到东北都不怕,但如果引起苏俄的介入,即使有基地的力量,此时的先锋军也法阻挡苏俄和日本的合击。
10号的时候,斯大林刚刚宣布了战争危机紧迫时期,苏俄的外交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并警告了德国不要把矛头对准苏俄。那个所有国家的称号也包含着德国和日本。
在原来的历史上,就在今年,苏德会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后还会与日本人签订合约。国与国直接本来就是看利益和实力的。外是苏俄人的牧场,东北是日本人的开拓地。双方都是互相提防,聚集了大军在那里。在先锋军实力没有达到很有把握的时候,孟享不会去捅这个马蜂窝。
察哈尔原来的辖区有很长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