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章
古时吃饭
顾飞继续说道:“古代吃饭的时间跟数量都跟现代人不同的,古代一天吃两顿饭而不是三顿。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九点正是辰巳的交接点,可以算在辰时里面了。这个时候吃第一顿饭。而不是现代人起来就吃饭的。第二顿饭叫哺,又叫飧,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所以《说文》说:“哺,申时食也。因为一日两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古人的一天两餐,跟我们现代人的一天三餐,哪个更好呢?胡勋,你觉得呢?”.
胡勋笑道:“我绝对支持两餐制,不但为国家省粮食,还能减肥。反正我是绝对支持的。但是现在不好弄啊,上午九点多正式上班上学的时候,这个时候哪有时间吃饭啊,别说吃正餐了。早餐店在九点多的时候基本上关门了。上午九点多想找地方吃饭都难,除非路边还有煎饼果子之类的。至于下午三四点钟,好多饭店也不一定营业的,饭店都是中午跟晚上忙,下午三点四点钟可以说最清闲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想吃除非自己做,不然很难。都是工作学习的时间。”
顾飞笑道:“古人几千年的生活习惯就如此,并且一样存活下来了。所以古人自有古人的道理,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其实吃饭时间很重要的,正确的吃饭时间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古人对时间的观念是十分清晰的,并且跟现代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食时不是过了九点,而是七点到九点之间,所以我认为八点多就可以了。关键问题是第二顿饭,申时吃饭了。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这个现代人做不到了,因为下午三点到五点都是工作时间的,怎么可能吃饭。而古人亥时睡觉,也就是晚上11点前入睡,现代人却熬夜的很多。作息的方式跟古代完全不同了。我们仔细分析下这个时间段,其中子午时古人是刻意避开的,子时就让人入睡了,而午时则动,一静一动结合才为道。所以午时的时候不是吃饭的时候,也不是午睡的时候。现在把其中一餐放在午时非常不好。午时,心中的一点真阴降,交与肾中的一点真阳。这个时候是先天运行的时辰,怎么可以进食呢?这个时候不应该跟子时一样睡觉,也不该吃饭,应该出去散散步,走动一下,当然不能做激烈的运动,好好体会一下身体心肾相交的感觉。啥叫修行?生活习性符合天地规律就叫修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天道才为圣贤。所以这个衣食住行都很关键。古人为什么在上午辰时吃饭呢?那是因为卯时为大肠经巡行时间,而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这个时候正式排除身体废物跟垃圾的时候,推陈出新,也正是太阳升起的时刻,一天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候不要进食,也正是符合天道。古语形容这个时候是“天门开”。在中医里,认为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大肠为表,肺为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与营养,然后排出渣滓的过程。有一个与这个时辰相关的病症叫“五更泻”,就是到这点必须拉去,必须排去,这就叫五更泻。《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之官”就是“运输大队长”,这个“大队长”专门运输我们体内的糟粕,也就是将人体内的垃圾清理出去。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在小肠进行消化并升清降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而布散全身,供养脏腑;食物残渣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再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将残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这样经过燥化后的糟粕便成为大便,通过“魄门”,也就是gāng_mén,将其排出体外。所以古代大肠又有“监仓之官”和“传导之府”之称。可别小看我们体内的这位“运输大队长”,你可得小心伺候它,否则身体就会出毛病了。因为大便里的毒素占人体里所有毒素的50左右。家里的垃圾不清理,就会滋生苍蝇、蚊子。体内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给细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时间久了,人体就会生病。大肠经可不像肺脏那样娇气,照顾它很简单,只要做到按时排便就好了。卯时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候,此时最宜排便。很多人卯时不能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