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正待在说,忽然旁边一人说道:“乌龙山我去增援。”
许鸣视之,见此人满脸病容,身躯瘦弱,但目光坚毅,神态凌然。
宋希濂知道许鸣不识,介绍道:“这位是教导总队一旅二团谢瑞华团长。”
许鸣看着远去的谢瑞华团长,默默地敬了一个军礼。谢瑞华只带了不到400人去增援,而他刚刚得知,进攻的乌龙山的日军至少一个旅团。
江中有船,心中不慌,江边的人心已经安定下来。
“小邱,现在撤退的数据怎么样了?”
邱林泉翻开本子,稍一计算,对着许鸣和众位军官说道:“第一波运送已经结束,一共运送7400余人,时间1个小时零5分钟,预计到明天凌晨7点,能运送11万人;到明天中午的话,能运送14至15万人。”
南京的守军也就10万左右,并且徐源泉的第二军团已经从周家沙和黄泥荡先行撤离,许鸣一算,现在是下午5点,即便明天早上日军封江的话,部队主力也能撤退完毕。
老百姓能撤退多少,就看谢瑞华的乌龙山要塞能守多久。
许鸣想起了谢瑞华,这个瘦弱的身躯在他心中是那么的伟岸,他对着宋希濂说道:“宋军长,我去城里看看,看伤兵撤得怎么样了。”
伤兵是最难撤的,往往1个伤兵要2个人帮助撤退,在人心惶惶的危城里面,更是难以撤退。
宋希濂点点头,叮嘱道:“我派一个连协助,千里你小心些,特别是中山门和光华门方向。”
许鸣走到城里,城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地下散落的物品,被踩落的鞋子和衣帽,甚至还有丢弃的枪支部件,无不显示着撤退时的混乱。
中华门和雨花台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炮声,那是日军的重点进攻方向,许鸣依稀记得,那里曾经有一处非常美丽的梅林,只是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下,不知道是否有盛开的一天。
许鸣按捺住心头的愤恨,走过一处处被日军飞机或重炮击毁的建筑物,来到了鼓楼医院,那里有2000多人的伤兵。
许鸣见到一个军官依稀有点熟悉,走近一看,居然是后世著名的王耀武。王耀武见到许鸣说道:“伤兵太多了,不好撤。”
许鸣走近医院就看到了,轻伤员拄着拐杖吊着绷带慢慢走,稍重一些的互相搀扶着一通前进,王耀武带的几百人只能把重伤员担着小心地转移。
许鸣想了个主意,说道:“王师长,这样转移伤员不是办法,天晓得鬼子什么时候来,我看找些人,截住附近撤离的士兵,每两个撤退的士兵必须带一个伤兵走。”
王耀武点了点头,说道:“我去吧,我是师长,下命令士兵会听。”
折腾到半夜,许鸣和王耀武甚至亲自抬着担架,总算将伤兵全部转移。这个时空的南京城,军队撤退的次序终于慢慢好起来。
说起来,撤退最关键的就是人心的稳定,历史上,因为缺乏足够的船只,使人心慌乱,局面越来越差。现在,因为有了船只,城里有一大批团长、旅长甚至师长负责秩序,局面终于得到控制。
碰见两个溃兵接过许鸣和王耀武的担架,许鸣终于能喘口气,甩甩手活动下酸痛的胳臂。
远处,着火的建筑物还没熄灭,空气里还有硝烟的味道,炮声已经消失,只有零星的枪声不时传来。非常幸运,日军在当天夜里并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许鸣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刚走过一条街道,许鸣等人忽然听见一阵争吵。
“你们听话吧,再不撤退就来不及了。”
“你们不是说要与南京共存亡吗?”一个愤怒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一个更激动的声音:“我们不撤,当官的怕死,我们不怕,南京就是我们的坟墓。”
要求他们撤退的传令兵还想再劝,看见一行人走了过来。
“师长”,众人看见王耀武,纷纷行礼,无视西装革履但脏旧不堪的许鸣。
“撤退是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王耀武哑着嗓子说道。
“长官,我们不想撤,我们是87师的,一路从上海撤下来,不想再撤了。”一个排长是这群人领头的,流着眼泪说道。
“长官,我们断后吧,杀一个鬼子保本,杀二个赚一个。”
许鸣看着这群士兵,非常的感慨,中国也许有很多军官不合格,甚至贪生怕死,但广大的士兵是好样的,对于看起来不可战胜的日军,中华民族正是靠这些忠勇的将士把对手一同拖入烂泥潭。
许鸣走了过来,说道:“你们真的不怕死?”
王耀武见对方的十几个士兵不认识许鸣,说道:“这是军委会特别专员许专员。”
传说王耀武极善交际,果然,话一出口,就把许鸣抬了一个台阶,如果说许鸣是一个团长(还是杂牌军的),恐怕在高官遍地,将军满街的南京就非常的没有说服力。
众士兵纷纷道:“我们不怕死,许长官,我们就要跟鬼子拼。”
许鸣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有一个主意,必须要靠不怕死的人才能完成,但做成后,可以青史留名!”
这话说完,连旁边的王耀武也非常的诧异,有什么事情能有这么重要?
许鸣现在有了一个念头,就是要利用一切条件去打击日军,他听见这些士兵的话语想起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