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让高丽人所不曾想到的,就是新成立起来的大清国,竟突然对其展开了突袭这件事。 ..这也无疑使得一直敬奉大明崇祯皇帝为天下正统的他们,对此深感危难之极。朝鲜国的朝廷内部,顿时为之乱成了一团乱麻。以朝中柳城以为首的大臣,建议如今大明朝都已然自顾不暇。更是无从顾怜到自己的这偏隅小国?当主动孝恭与大清国,方为延续国本之上策。并且,应当还主动派出世子去为其人质。
而以崔承赞为首的另一拨大臣,却是只赞成派出世子这件事情。并对国君直言,此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应当还是设法乘船从海上去往大明朝,找寻那崇祯皇帝商谈为朝鲜国出兵一事。就在此时,曹文诏派出来的东北军特使却是到了高丽的京都。将其来意对其国君详细叙述一遍之后,到让其国君对此颇为好奇。毕竟,东北军根基尚浅,名声也没有大得,足以让周边的小国闻风而生服顺之心。
虽然是汉人的人马,但却并无任何正宗的名义。以致让这位高丽国王对这位东北军的特使,显得并不是十分的热络。且待其也并不是像多尔衮,所差来的信使那般的规格。换句话说,对其态度是不冷不热。以其相待东北军特使的态度上来看?竟似将东北军视作一群马匪一样。而对于曹文诏所写的那封信函之中提及的,主动出兵帮其御敌一事,也明显不是十分响应的。因为,对于大清八旗铁骑的战力,这些高丽人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说根本无从抵挡的住。
而以自己这一倾国之力,都无法能遏制住八旗铁骑。对于这么一群,现在仍然处在发展之中的东北军来说,更是绝对不太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其名不正则言不顺。东北军又是以何等身份,前来与高丽谈联合的事宜的呢?若是东北军主动投效与朝鲜国,这位李皇帝倒是对此深表赞同。
可曹文诏明显也早就想到了此处,只是让信使明面上带过来两件东西,把与那朝鲜国君去看。因曹文诏当初本是大明的一方将领,有着自己的文印绶。后来虽然投靠了东北军,甘愿在唐枫的手下听用,可这套大明的官印可始终都不曾丢掉。这两件东西之中的一件就是曹文诏的官印,另一件,却是一个度牒,上面刻着一行精细的小字。
等那国君看完这两件东西之后,却是对此惊异之极。不由从那度牒上面,竟然连想起一件陈年旧案来。当初大明皇帝朱元璋特别对那位太子朱标甚为看重,可自从朱标身染重病,不治而死之后。便又将目光投射到了其子嗣朱允炆的身上,索性将其立为皇太子。可却是没有想到其四子朱棣对此心怀不满,也就此埋下了一段祸事。在朱元璋刚一蹬腿之际,建文帝矗立国朝之始,朱棣还是显得,对建文帝很是驯服。直到其担心各地藩王作乱,大兴削藩之举措。朱棣便开始起兵作乱,最终,建文帝不敌,在宫中放了一把大火。而他自己的下落,却也就此成为一段谜案。
因为,当初朱棣闯进宫中之后,立命手下将校将火扑灭。开始逐个宫中,仔细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因为,南京城四座城门都已经被燕兵牢牢地守住。别说能混出去一个皇帝?就连一只宫内的苍蝇,都休想顺利的能度过关卡去。可即便如此,那位建文帝却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竟然在宫里宫外都根本不见其踪迹?
朱棣本来还以为是哪一位大胆的朝臣,将其私匿于自家之中?又在满朝文武的府宅之内,细细的搜捕过一回,依旧是不见其下落?最后,将宫内的宫女太监妃子们连带贵妃等,都统统集合到一块。对这些人动用大刑之后,才从一个久随侍与建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
等他赶到了一个太监的屋内之时,却是只见在地上留有一件皇袍和帽子。除此之外,就是还留有满地的头发。不用问,这位建文帝一定是趁着宫内混乱之际,剃了头扮做和尚混出宫外?自这以后,朱棣虽然是登了基,也当上了皇帝。却依旧在心里留有一块心病,便又将锦衣卫又重新恢复起来。在朝野上下,拉着大来回的搜索了无数遍之多。却还是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关于建文帝的消息。
最后,又名郑和下西洋,逐个国家的去拜访,并且每到一处,必先带着人马,去参拜那些寺庙。可最终结果,建文帝还是杳无音信。这个人,就好像当真不增在这世上存在过一般。而当年,朱棣作乱之时,恰巧当时朝鲜国的一个世子,正作为人质待在南京。也听说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待其回国之后,便将这件事情记述在朝鲜国的李朝实录上面。故此,这些高丽国王对这件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都是听说过的。
如今,这件度牒上就写着这么一段尘封往事。将这个和尚的一生,详详细细的尽都记述再此上。事情详细且精准的,容不得对此来上半点怀疑?随后,那个信使又与怀内,摸出一件小小的玉印出来。这一回,这位高丽国王对此事深深信服不已,认可了曹文诏信上对其所述,关于现在的东北军的主帅唐枫,就是建文帝的后裔托名在此地。也就由此决定下来,与冰雪城合兵一处,共同抵抗来犯之强敌,誓要将这只大清国的八旗铁骑,给他彻底的打残废了。
这才命信使带着自己的两个世子,以为来往的信差和人质。又特意修两封,一封便是与这位孤军深入其国内的,东北军大将军曹文诏的。